懒不看书不赋诗,树阴浓处坐移时。
世间此等清闲福,问著渔樵却不知。
猜你喜欢
游山到处不拟出,几向官程问山入。
旁人笑我底悠悠,我亦应缘聊兀兀。
平生作诗忌大巧,到此真成肠胃绕。
试将阁笔罢楮生,又病囊中此山少。
入山已破山中云,出山定复松崖根。
合龙端为此得名,达观妙旨又莫论。
离骚何苦怨鶗鴂,鶗鴂本因摇落鸣。
寒蝉惊鹤亦无谓,要是愁人闻自惊。
游罢终南兴未央,怜君独住远公房。嵯峨有约休相负,恐惹山灵笑我忙。
椒房何例独无君,岂谓壶头未策勋。村庙尚存香火地,五溪蛮不负将军。
峡云锁断端溪水,白鹤群飞峡山紫。独怜深山老鸲鹆,万古西风吹不起。
安得猛士提千钧,乱石溪边夜搥碎。
长安城西一亩宫,尽可逃名藏白首。鞋底风尘多自误,壶中天地何不有。
枝头淅浙扫郁蒸,云脚垂垂打清昼。但令吾党鲸鲵吸,任它大陆蛟龙走。
竹林自昔未逢僧,莲社于今方纵酒。已满七人那用觅,即眠千日非云久。
才闻抱瓮便舒眉,除却传杯须袖手。鹳垤声哀焉足听,鸱夷腹大唯堪受。
彷佛似有辟书来,此物毋劳挂吾口。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huǎng)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不象银不似水月华把窗户映得寒凉,抬头远望这晴朗的夜空护托着一轮玉盘。月光中疏淡的梅花散发出浓郁的芳香,银色里丝丝的柳枝又似带露初干。
自以为淡淡的白粉涂上那金色的阶砌,仿佛如薄薄的轻霜飞洒在玉栏。一梦醒来西楼里已是一片静寂,只有中天里的残月还可隔帘遥观。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非银非水:不像银不似水。窗:窗户。玉盘:一轮玉盘。
梦醒:一梦醒来。隔帘看:隔帘遥观。
这是香菱写的第二首咏月诗。
在这首诗的创作中,香菱菱牢牢记住黛玉的话:“只管放开胆子去作”。结果,“放开”倒是做到了,却又偏偏走向另一个极端——“过于穿凿”。诚如宝钗所评论的。“不像吟月诗了,月字底下添一‘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
诗的首联首句:“非银非水映窗寒”,写的便是月色,并未真正切题。只有到了次句:“试看晴空护玉盘”才正式进入咏月本意。这一句的“护玉盘”之喻,是较为形象生动的。然而这种比况并非始于香菱,在李白《古朗月行》一诗中,就已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之句,只不过香菱在这里把它借用过来罢了。较之前诗“玉镜”、“冰盘”等词,这一借用显然要高明一些,表达的意思也就雅致一些。
诗的颌联以烘染的手法,用“淡淡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这一清新素雅的语言,来状写柔和而湿润的月色,的确是颇具情韵的。但是由于写的是月色而非月轮,故仍不免又离开本题。诗的颈联同样有这种毛病,特别是这两句本应在意思上作一转折,才算符合律诗章法上的特点,但这一问题并未很好解决。“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仍紧紧沾滞于月色不放。这样,白粉之涂上台阶,轻霜之飘洒玉栏,虽然在形象上较为清晰,在诗境上也显得空灵而凄迷,但由于作者仍未能在寄情寓兴方面作深一层的拓展,因而诗的内容还不够深沉,意蕴还是不够醇厚。
诗的结联两句,是全诗的意思的总括,可这里只说得个西楼人物、夜色深沉、月轮高挂。显然,由于前面内容不够充实,故诗的结穴仍不免分乏无力。但因作者注意绾合开头所咏之月轮,因而从结构上看,全诗还算是首尾圆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