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赠程子长
 愈也具五穷,鼯也具五穷。子长之穷参有之,子长之穷将无穷。
子长工作字,笔尖常带钟王意。子长善苦唫,藻思杂组曩与今。
子长陡然逸兴剧,五指拂拂写竹石。老藤夭矫挺长虬,仰看青天仅盈尺。
子长子长何多奇,观者咄咄争嗟咨。郭生风鸢亦尽好,那能调合富家儿。
自画自题更自咏,饥时饱看徒尔为。黝云惨澹酸风急,葛巾吹折当窗立。
五侯七贵漫相邀,字烂袖中终不入。熟朋作伴到门前,肘后推之转羞涩。
穷人着处逢途穷,朅来住我东城东。浮图插天孤影直,铁隼摩厉穿长空。
幽澜有泉自清泚,灶烟寂寂听晨钟。床头粳米并日涸,安望斗酒酣新丰。
当今国风殊偪仄,觅一荡子不可得。浓人不入裘马场,淡人不受烟霞癖。
闭门数箸析秋毫,纵能好书不好客。满堂尽是愬贫人,谁能一画疗贫策。
安得弥天僻壤皆齐梁,十里一置田孟尝。又安得孟尝,筵前各置郭有道,不至误列君鸡鸣狗盗旁。
吁嗟乎,为君作歌抒中肠,曲终拍绝空傍徨。
猜你喜欢
宋君旷荡士,儒服非狂生。
笔扫千军陈,胸藏数万兵。
銛豪破纸竟何益,按图折御分纵横。
鱼丽鸟翼谈者易,野雉家鸡人目盲。
当时管乐已黄土,白璧往往遭蝇营。
荒城不启尘四塞,拔剑斫地浮云行。
十年驱走尚豪侠,许人一诺千金轻。
低头拜东野,捐官识韩荆。
苦心为知己,嗜胆报仇争。
挽辂西入关,装刀从北征。
途穷亦知时不利,俯首抑气随将迎。
萧萧破屋漏星雨,妻子顾笑形神清。
东家小儿夸褶鞍,西家老奴项领成。
尔独胡为昧生理,长躯七尺夸人英。
城头雨声如建瓴,泥污厚地天无晴。
我留君家醉十日,谑浪颠倒呼侬伧。
请君弃掷几上笔,为君拾留墙角檠。
眼中世事如转目,勿谓贫贱忘交情。
气酣中热双耳赤,细语向人肝胆倾。
玉壶击缺歌浩浩,不作老腐咿嘤声。
促君起望东南气,三台泰阶何夕平。
我有长策,君有长缨。
危可安,乱可宁。
慎勿轻受虞人旌,慎勿虚看处士星。
丈夫事业须磊落,富贵逼君君莫惊。
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
怀君万里别,持赠(zèng)结交亲。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已矣(yǐ)将何道,无令白发新。
这把宝剑异常珍贵价值千金,多年来我从未答应送给别人。
想到你就要启程到远隔万里的地方去,把它赠送给你以表结交情深。
峰顶孤松适宜在严寒中生长,一般草木喜欢在春天里争胜。
生在当今世道还有什么可说,你千万别愁添白发就此消沉。
参考资料:
1、张学文.唐代送别诗名篇译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26-27
未许人:没有答应送给别人。未:没有。许:应允,认可,答应。
怀君:想念您。怀:想到,想念。君:引申为人的尊称,相当于“您”。结交亲:结交亲密。
晚岁:一年将尽的时侯。芳春:春天,春季。
已矣:算了吧。将何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无:通毋、勿。白发新:新添白发。
宝剑是杀敌的武器,古人把它看作建功立业的象征。临别时诗人把宝剑送给即将远行的友人,表现了对友人的鼓励与期望。诗的前一二句“宝剑千金买,平生未许人”是一个衬垫,写诗人有一把价值千金的宝剑,想给它挑选一个配得上佩带它的主人,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个可以期许的人。诗人借宝剑来写人:写王无竞的才能,也写他们之间的友情。好马需要名将骑,好剑也需要有才能的人才有资格佩带。
三四句“怀君万里别,持赠结交亲”,写友人就要启程到远隔万里的地方去,诗人把宝剑赠送给友人。聊表惜别之情,为宝剑有幸找到一个合适的主人。借宝剑的千金之贵,写出王无竞的非凡之才;借平生的无限珍惜,突出相互之间的友情之深。从侧面赞扬了王无竞的才志和品格,也表明两者之间志趣相投的知己。
前四句写赠物,后四句转写赠言。五六两句“”是勉励的话,写一般的花草树木都喜欢在春天里争芳斗艳,只有高高山峰的孤松,在一年将尽的冬季,不避风刀霜剑与严寒搏斗,更显出它那顽强的性格和高尚的节操。孔夫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孤松宜晚岁”一句似从此化出,勉励友人要像绝顶孤松那样傲霜斗雪,常绿不凋,在后半生保持顽强性格和高尚情操,不要像一般草木那样,只能争艳于春暖时节,一遇风霜严寒,便枯萎凋谢。
“晚岁”,一年将尽,也暗含着大器晚成的意思,用双关的语意鼓励对方。里面也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不要因眼前的挫折而丧失信心,应当象“岁寒不凋”的孤松那样经得起风霜的考验。这里巧妙地用了“众木”和“孤松”的比喻是寓有深意的。众木喜欢春天的芳华,孤松却傲岸不屈,晚岁在与冰雪抗争中显出铮铮铁骨。“山上青松山下花,花笑青松不如它。有朝一日寒风至,只见青松不见花。”对比之下,孤松的品格与节操的美就更加突出。诗人以这样的比喻来赞扬王无竞,显得更加形象、有力。这两句对比强烈,在赞赏和勉励的同时,对一般小人给予了极大的鄙视和无情的鞭挞,语意含蓄,韵味深广。
最后两句“已矣将何道,无令白发新”,写出友人不公平待遇已事实,但切不可就此消沉下去,应当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莫到满头白发之时而空悲感伤。从诗意中隐隐流露出诗人对友人受到不公的待遇而愤慨的,但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一点上,更主要的是劝勉和鼓励友人振奋精神,努力奋斗。以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安慰劝勉友人,虽然生不逢时,也不要空老岁月,虚度年华。全诗慷慨深沉,悲壮苍凉,体现了诗人不甘沉沦,奋发有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