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台殿锁烟霞,石磴萦纡路转赊。啼鸟无声僧入定,半岩风落紫藤花。
猜你喜欢
不识五峰路,真游杳霭间。回岩行欲住,曲径往疑还。
惜马知僮健,寻僧信客閒。翠微如见许,投老键柴关。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chén)。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17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父耕原上田,子斸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壮年不觉登三纪,正月如今过一旬。
人寿短长难定准,春期九十更逡巡。
纵当簿领无馀暇,自合眉头且强伸。
况值山城公事简,不谋笑饮是痴人。
青鬓有潘郎,结交多老苍。我安居士病,不入少年场。
金石千秋重,松楸一字香。雅知荣施骨,真胜孝支床。
霜满檐牙蟾魄冷,碧梧飘尽冻金井。角声吹断陇头云,惆怅江南芳意迥。
曾记閒庭春夜春,月温花暖人同影。一声长笛落纷纷,扫来葬向孤山顶。
而今芳信天涯远,人瘦如花花不管。几度巡檐几度思,醉吟击碎琉璃盏。
昨宵梦入罗浮里,香雾朦胧迷芳芷。溪南溪北尽是花,一片香魂飞不起。
翠羽啾啁窗月白,栩栩仙梦酣成蝶。残镫一点可怜红,魂黯黯兮情脉脉。
鱼吼钟鸣索饭钱,牧牛耕种别人田。
淮师收得祖关在,一笛操江月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