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门常掩,欣闻五马过。社馀巢燕入,花散蜜蜂多。
望断千山绿,愁来两鬓皤。肝肠思一濯,须藉酒为河。
猜你喜欢
酒味年来美,携觞约屡过。交情贫始见,诗思老仍多。
许国心常赤,思家发任皤。诵君新得句,秀色揽山河。
沉毅陈夫子,谈兵孰与过。运筹知必胜,善将不论多。
汉阵千重黑,胡沙万里皤。如闻洗戈甲,谁为挽天河。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sēng)。
昨日邻家乞(qǐ)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兴味:兴趣、趣味。萧然:清净冷落。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这首诗所写的应该作者早年读书生活的真实情况,清苦,寂寞,还可能有孤独。为了前程,也许有兴趣或习惯的原因,临窗攻书,发奋苦读,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节,没有像平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也没有邀约友朋饮酒作乐。君子慎独,作为读书人,没有忘记民俗传统——寒食节禁用烟火。一到禁忌烟火的期限过了,马上去邻居那里讨来灯火,抓紧时间,在静静的夜里继续苦苦用功,发奋苦读。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读书的用功程度,我们虽然不推崇“兴味索然”,但是应该学习古人那种读书的毅力。
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篷。
若无篷与簟,身在大虚中。
田家落日闲,茅屋对秋山。片霭将林暮,孤云共鸟还。
人烟流水外,村杵夕檐间。萝月时相待,翛然返故关。
高邮少年有王令,豪气雄才海内无。
当日谈兵今可用,只愁遗像是癯儒。
月色和云白,松声带露寒。好个真消息,凭君子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