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君送客陟高台,天宇澄清四望开。一字横空霜雁去,两眉分碧楚江来。
庙堂孰是调羹手,郡国犹淹济世才。新酒正香鲈蟹美,篮舆何日许重陪。
猜你喜欢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dūn)溪畔(pàn)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
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参考资料:
1、张海鸥主编.宋名家诗导读.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一自:自从。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
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忽报故人至,知从何许来。
满怀俱玉雪,半语不尘埃。
聚散千江月,悲驩一酒杯。
樯乌有底急,一夕百相催。
李侯将家子,重拜陇西坟。宰树回元气,丰碑补旧文。
子孙长振耀,翁仲亦欢忻。侧想神灵语,嗟君用意勤。
纸影依微墨色明,颠翁气骨尚峥嵘。家家门户春风到,此草从来不世情。
一读斯文泪泻襟,摩天直气万千寻。
知君不独悲忠义,又有兼忧天下心。
两三条电复无雨,六七点星微上云。
鞭起卧龙我骑去,挥戈叱问五雷君。
丁君自是东吴英,读书多似郑康成。夜光暗掷无人识,西丘结屋学逃名。
虽曾荐起至王国,鲈鱼味好薄侯鲭。伊昔汉五侯,气势何翕烈。
子云之笔札,君卿之唇舌,出入门下附炎热。当时裘马虽轻肥,惜哉白圭已玷缺。
岂若西丘短褐骑羸马,来往江湖自潇洒。短刺不投公府中,长裾耻曳侯门下。
今年金陵初识面,爱子风情何邈缅。玉麈高谈坐为倾,彩毫题句人皆羡。
凤凰台,白鹭洲,南朝古寺都游遍。一朝兴尽忽辞归,向我索诗入行卷。
君行君行慎勉旃,他日试看高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