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有虚名落世间,自惭无实骨毛寒。未年三十身先倦,才得一官心已阑。
卜宅拟寻栽药圃,买田宜近钓鱼滩。他年子弟重相见,藜杖蓑衣笋箨冠。
猜你喜欢
读书了科诏,公子显扬谋。岁寒松柏坚,高冢蔚而幽。
书棂耿冰砚,日屋岚未收。上焉国脉寿,下焉民瘼瘳。
父母凛遗体,操持梦前修。四载得重来,长言非燕游。
樵苏行迹稀,雨岩丁岭头。共饭少徘徊,我志君勿求。
悠悠万世功,矻(kū)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yǔ)。
大禹治水的功绩留传万古,当年他奔波劳碌多么辛苦!他使鱼儿乖乖地游进深渊,人们安安稳稳地定居在平土。
一轮红日又向西天沉沉下坠,江中的白浪却永远向东流去。我并非眺望金山,而是在缅怀大禹。
参考资料:
1、刘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31
2、邹德金.《名家注评全宋词》.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矻矻:勤劳不懈的样子。
金山:《舆地纪胜》镇江府景物:“金山,在江中,去城七里。旧名浮玉,唐李绮镇润州,表名金山。因裴头陀开山得金,故名。”
按理说,登临如此高耸的山亭,自应细写其杳渺之景象,雄阔之意境。然而辛弃疾竟以豪情壮志、险思奇想出之,大发思禹之情,却又能不肯离题意。如上片“悠悠万世功”二句,通过“悠悠”“矻矻”两个叠词,既生动地写出其历史久远,又形象地道出大禹的劳苦功高。这纵横高远的境界,正是最恰当地扣住了“尘表”二字。作者面对一派江山如画、烟火万家的绚丽景象,他考虑的却是“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尘世万物均能各得其所,推本溯源,这都是禹的伟大业绩。这三、四两句,又将“高”和“远”更推进了一步,可以说是超然玉立于尘表之外了。
如果说上片是吊古,那么下片则是伤今。过片“红日又西沉”二句,仿佛写的是眼前景,倘若简单地这样去理解,显然与上片高、远的意境不相符合。因而,“红日”句是比喻南宋朝廷岌岌可危的局势;“白浪”句是指流光飞逝,历史是无情的。这正是一代爱国者的时代忧虑,是作者愤懑难平的情感流露。煞尾二句,既照应了前阕,又阐明了词意:危亭登眺,无意于赏心悦目,主旨在忧时伤世。我自思量禹”句,寓含着作者无限心事:在这苟且偷安、不思自振的人欲横流中,必须要再有个为民造福的神禹出来治水平土,力挽狂澜,重整山河。全词紧紧系住“尘表”铺写,居高临远,吊古伤今,上下片浑然一体,意境奇特,造语清俊,在小令中洵为不可多得的妙品。
越井冈头云出山,牂牁江上水如天。
床床避漏幽人屋,浦浦移家蜑子船。
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
只应楼下平阶水,长记先生过岭年。
急雨萧萧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
微明灯火耿残梦,半湿帘帷浥旧香。
高浪隐床吹瓮盎,暗风惊树摆琳琅。
先生不出晴无用,留向空阶滴夜长。
侧侧梅寒恋客衣,市楼灯比旧年稀。
酒徒歌伴凋零尽,独自吟诗月下归。
夏日情偶倦,抛书午后眠。醒来无情思,忽见有寸笺。
草圣形难办,神浓墨未干。挥毫龙蛇走,满纸落云烟。
子白东兄写,笑檐世弟编。成文吐锦绣,雅意更缠绵。
邀侬入诗社,赏咏白牡丹。体式五言古,限韵是一先。
五十韵牌检,三时真草全。不成罚酒数,坐花开琼筵。
闻来乘逸兴,思去又索然。老羞久废学,专能作诗篇。
况是枯肠客,痴迷似醉颠。抽丝如轧轧,枵腹何便便。
真愧白居易,敢同李谪仙。扪心如水沸,五内似油煎。
勉力附骥尾,紧加逐鹿鞭。措辞不达意,下笔大如椽。
体格虽匹古,失粘有万千。涂鸦真满纸,不与逃了禅。
小院群芳歇,花王独立前。牡丹真富贵,白色更新鲜。
不与繁华竞,冰姿若自怜。红妆笑艳冶,素质伴婵娟。
啼妇闺门妒,粉郎陌上穿。梅魂盆外借,李蕊意中缘。
虢国娥眉扫,庄周蝶梦圆。眉颦西子頞,香压太真肩。
亭北栏杆倚,墙东绰约偏。玉楼能玉立,花萼衬花钿。
淡泊三生志,芬芳一世传。多情留月下,有意睡台边。
冰肌能清洁,擅心自守坚。琼花疑共见,瑶圃忽相连。
本是银妆点,何劳赤线牵。
懒习干时技,聊同玩世人。华阳宁异代,河朔动经旬。
旅兴先黄菊,乡愁过白蘋。莫教龙剑色,容易射星辰。
俗士驰驱挽不回,高人嘉遁湛灵台。身违巨浸千寻浪,心属残灯一寸灰。
里巷幸容陪杖屦,朋俦何用话梯媒。清时会构凌云厦,留取公输简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