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乐到萧寺,像殿何煌煌。僧年过九十,细话灯焰长。
方忆髫龀时,初离父母乡。是时循旧迹,昼夜不暂忘。
自事膏火来,日就与月将。始卒未尝暗,眉发皆如霜。
禦风设绛纱,求福兼异香。寒村会织女,借馀坐如匡。
陋巷苦志士,凿壁偷邻光。太息日已暮,百结忡心肠。
类此事亿万,聊书成短章。
猜你喜欢
水中之月不可取,收揽结成湖上亭。
天光沉沉射虚白,夜色耿耿含空青。
曷来穷冬所见异,但有破块黏枯萍。
吾心皎洁竟何似,本自无物谁当铭。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gǔ)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niè)钱。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
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人世间作孽得来的钱。
参考资料:
1、侯蕾.《古诗词八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365页
2、张企荣.《中国诗歌故事大全(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671页
金丹:古代方士用黄金、丹砂等炼成的药物。坐禅:指佛家教徒静坐潜修领悟教义。商贾:经商。耕田:务农。
写就青山:绘画。造孽钱:“造孽”本作“造业”,乃佛教用语,即要遭报应的作恶。“造孽钱”即来路不正的钱。
这诗表白了作者自鸣清高的处世态度。“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正气,是令人称赞的。但此诗又容易使人误会为“商贾”、“耕田”的劳动所得也都是“造孽钱”了。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前二句一连用了四个“不”,写诗人在摒弃功名利禄之后的有所不为。“不炼金丹不坐禅”,即不学道,不求佛。唐伯虎是一个不肯趋炎附势,但又并不放弃世俗生活快乐的漂泊者,读者对他“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不妨批判,但对其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那点精神是应予肯定的。“不炼金丹不坐禅”,大有“子不语怪力乱神”意味。“不为商贾不耕田”,则是不事人间产业。“不为商贾”是不屑为;“不耕田”是不能为,即孔夫子所谓“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也。四个“不”一气贯注。语极痛快干脆。
“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伯虎可以自居的头衔是画家,其画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他不慕荣华,不耻贫贱,以鬻文卖画、自食其力为荣。“闲来就写青山卖”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这是从事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应有的豪言壮语,能“写青山”而“卖”之,自有可参造化之笔,此为实话,亦自负语。假清高的人往往以卖画讨润笔为可羞,殊不知这是卖知识产权,和写文章“拿稿酬”一样的天经地义。所以作者敢于大呼:“谁来买我画中山!”这样挣来的钱花着舒心。由此,诗人又反跌一意:“不使人间造孽钱!”这一笔尤其显得豪迈。一竹竿打一船人,一切的巧取豪夺、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偷盗抢劫、诈骗赌博……而获得的非法收入,得之即“造孽”,花之亦“造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此句足使人深长思之。
人衔白玉杯,马纵黄金辔。帘栊燕影闲,院落莺声碎。酒瓮浸玻璃,睡帐揭
金泥。醉写评花句,梦随芳草池。别离,天远书难寄。芳菲,红残春又归。 题情
春闲芍药瓶,尘淡菱花镜。香消翡翠炉,扇冷犀红柄。终日倚山屏,无意理
银筝。独坐愁偏甚,孤眠睡不成。长更,月冷鸳衾剩。愁凝,最无情窗下灯。 叹世
高阳酒更酡,栗里诗难和。风清弦管声,月淡珠玑唾。青镜苦消磨,白发尽
婆娑。门外桑榆景,庭前荆棘科。蹉跎,白日空闲过。风波,浮生无奈何。春花
闻杜鹃,秋月看归燕。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
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抄几联清新杜甫篇。
晋王辽主会云中,遗迹沙南石井东。在昔战场成遇礼,于今兵气满寒空。
地高天近星辰大,春少秋多草木穷。白豹黄狼随处猎,桑乾叠浪鼓西风。
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村中女儿争摘将,
插刺头鬓相夸张。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gqgQ熏衣裳。
非无后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
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辈时节长。
浅白轻黄千万枝,幽香今日始相期。雨中篱落人稀到,水畔亭台蝶不知。
折向秋风堪寄远,种因晚节故开迟。去年此会今皆健,来岁花时可对谁。
萧瑟秋声起桂枝,登临谁赋送将归。伴人灯火情犹在,过眼烟云事已非。
记取齑盐同冷落,忍教襟袂遽分违。明朝一笑江山隔,望断日边鸿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