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中分南北市,插天蒙末有佳山。
太平官府原无事,聊放衰翁半日閒。
猜你喜欢
阖闾城外小层峦,瘦竹寒松数里间。并岸逢僧知近寺,入门凿石渐登山。
纯钩剑化空池在,幽独诗成白日闲。游客幸无官事束,何须斋舫敛昏还。
冰肌玉骨自清凉,藕花十里锦云香。一朵红衣初脱卸,那将莲子打鸳鸯。
留不得,肠断危楼孤客。苦雨凄风寒恻恻,眼枯头未白。
一自瞻依痛失,不得承亲颜色。夜夜梦魂空绕膝,觉来何处觅。
踏青过中野,秧叶时复齐。农父秉犁锄,各自向田畦。
晨出事东作,日夕未遑栖。荒村烟火迟,过午始蒸藜。
馌饷鲜及时,风雨复凄迷。一农为我言,妻孥向人啼。
上山忧豺虎,入水畏鲸鲵。盗贼纵横行,诛求彻骨皮。
不见石壕吏,闻之空酸嘶。
双塔峙琳宫,诸天一水中。回看云岛合,直与海门通。
荒寝怜文相,高楼忆谢公。潮声无日夜,流恨古今同。
雪洗虏(lǔ)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xī)处,骇(hài)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náng)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jī)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miǎo)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jí)誓中流。
雪洗:洗刷。这里用“雪”字,疑与冬天用兵有关。风约楚云留:说自己为风云所阻,羁留后方,这时作者知抚州(今江西市名,旧属楚国),未能参加前方工作,故云楚云。悲壮:指悲壮的胜利战绩。吹角:奏军乐,这里象征胜利的凯歌。风景:用《世说新语》载周“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语意,指宋南渡。燃犀处:晋温峤平乱还镇至采石矶,传云其下多怪物,燃犀照之,见水族奇形怪状。怪物指金兵。
香囊:《晋书·谢玄传》“玄少好佩紫罗兰香囊,(谢)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地,遂止。”乘风去:《南史·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胸怀大志,曾对叔父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绍兴三十一年冬,虞允文击溃金主完颜亮的部队于采石矶,这是一次关系到南宋朝廷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朝野振奋,国人欢呼,张孝祥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本词。
上片叙事。起首“雪洗虏尘静”充满胜利的痛快与喜悦,为全篇的情绪定调。采石之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洗雪“靖康之耻”,释解宋人痛失家国之恨,所以词人笔调轻快而充满了豪情,同时他为自己因受风云之阻未能奔赴前线而十分遣憾。“何人”二句,写他兴高采烈地命人吹奏军乐,欢庆胜利,然后用一系列的典故抒写怀抱。“湖海”三句,说明自己平生具有豪情壮志,对中原沦丧感到痛心,渴望恢复中原,目睹山河之异,亟欲一展平生抱负。夜间燃烛抚摸宝剑,心潮难平,想到曾在采石矶战胜金军,就如当年温峤燃烛照妖一样使金兵现出原形,心中就十分高兴。
下片抒情。开头巧妙地举出两大战役的名将,破曹的周瑜和击溃苻坚的谢玄以喻虞允文。虞和他们一样年丰力强而战功卓著,都是从容不迫地建立了功业。而现在物换斗移,时过境迁,他们的功业,已成历史陈迹,空余古战场供人凭吊。
当前江淮失地尚待收复,词人希望自己能奔赴战场,借宗悫乘风破浪和祖逖中流击楫的故事,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的愿望,回应上片“风约楚云留”,以激昂奋发的情绪振起全篇,使全词结束在慷慨悲壮的激情之中。
全词闪耀着时代的光彩,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融入词中,自然贴切,舒卷自如。词人壮怀激烈,忧国情深,是一首洋溢着胜利喜悦抒发爱国激情的壮词。
高轩飞举兴多豪,学士仙风振雅骚。瑶岛拾来香满袖,相逢犹问旧宫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