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弟岩壑姿,问道困南朔。归来敞蜗牛,真成倦龟壳。
曲肱梧桐影,日夜洞庭乐。谁何艺根本,岁久栖鸑鷟。
静言人间世,变化如风雹。笑语尊俎同,兹理要商榷。
时不与人游,安燕正当学。
猜你喜欢
听元宵(xiāo),往岁喧(xuān)哗(huá),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jiē)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天晚上,民间有挂彩灯,观彩灯的习俗。今岁嗟呀:今年到处都是叹息的声音。闹红尘:尘世热闹。香车宝马:豪华的车马。消乏:消沉,贫乏。
这首散曲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小令描写了往年元宵节的热闹、欢乐气氛,同时又写了写作当年元宵节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对比,反映出明代国家日渐衰败,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形,对老百姓的苦难生活深表同情,对官府的残酷统治表示强烈不满。
此曲用“今岁”、“往岁”的对比手法,描写了元宵节冷落的景象。“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正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实况和广大人民对反动统治的愤懑情绪。据《尧山堂外纪》载:“弘治、正德时,‘高邮元宵最盛,好事者多携佳灯美酒,即西楼为乐。……后经荒岁苛政,闾阎凋敝,良宵遂索然矣。’”这段话正可做为这首小令的最佳注脚。
拟向溪头弄晚涛,荔林斜月印江皋。矶头未可轻投饵,只合长江钓巨鳌。
人家橘柚间,钟梵云烟侧。
川光茫茫风景暮,一雪无情天地素。长安闭门千万家,亦有行人踏长路。
新丰烟火灞桥水,画史工作荒寒趣。雪中故事知几何,偏识诗翁忍寒处。
君不见淮西城下鹅鹳鸣,官军夜斫吴家营。只如党家粗俗亦不恶,银烛金荷天未明。
拈出雪诗三十韵,蹇驴席帽可怜生。
方壶之山东海上,鱼龙出没风涛壮。贝阙珠宫亦渺茫,白云黄鹤空惆怅。
上清道士方方壶,笔底江山开画图。方丈蓬莱紫翠合,南宫北苑丹青俱。
山中龙虎丹庭熟,白发萧萧映秋竹。仙家岁月谁与期,人世兵戈自相促。
林生笔力回万牛,倚棹幔亭风雨秋。十年却忆壶中隐,万里长怀天上游。
新图萧瑟松树老,我思美人隔烟岛。谪仙何处驾长鲸,杜甫空歌拾瑶草。
秋山木落山正空,客行已逐南飞鸿。明年把钓三山去,更向丹丘问葛洪。
世无壮士力扼虎,群虎食人人莫御。
上官付之无奈何,悬赏谩令招猎户。
猎户徒肾逐麕麂,初非法中虎匠比。
心胆既怯赏又轻,谁肯向前判一死。
官遣弓兵相助佐,猎户见之气先挫。
心忧得赏为所分,眼见有虎容渠过。
弓兵散在村落中,村民鸡犬为一空。
四足之虎未可捕,两足之人与虎同。
真虎为患时一出,人虎为患朝连久。
东乡闻虎在西邻,人虎又向西乡集。
野外晡时即掩关。椎苏不复更登山。
人虎难避愈真虎,纵为虎食不闻官。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
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
脱身下邳世不知,举国大索何能为。
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师。
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
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
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