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已看看暖,桃仍恰恰开。叶间惊甚雨,花外合轻雷。
不分青春半,其如素发催。官閒惟可句,心醉也寻杯。
猜你喜欢
八仙名姓当时少。污尊牛饮同倾倒。惟有我公荣。旁人笑独醒。多年村落走。泥饮无升斗。入了玉门关。人生一醉难。
碧落鸠工启玉楼,丁丁声彻九天秋。远移瑶岛云常湿,暗拥蛟宫翠欲浮。
王母迎来花作仗,洛妃归去凤为舟。人间永夜闻天乐,目断银河清浅流。
碾轮临古道,桥柱卧枯壕。墙曝桑皮纸,锅炊枣肉糕。
卖鱼携网袋,牧马绊槎槽。别有伤神处,屋空人已逃。
秋江遥望势瀰漫,百丈荒堤卧远澜。平地拓开三面水,宿云放出几重峦。
风高鸟爱搏霄易,滩急船怀退步难。为有披裘人坐钓,至今五月尚馀寒。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知己难求”与“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
诗人在凭吊屈原时,正处于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屈原举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谗言中伤,敢逐沅、湘。行吟泽畔。不能为国尽力,眼睁睁看着楚国为虎狼之秦所灭,最终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
最后二句作者触景生情,产生奇妙的联想。(或者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交流)
楚地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复一年,绿遍三湘人地,那不正是屈原辞赋中常见的贤人君子的象征吗?崩原的不灭的灵魂似乎仍在楚山湘水间徘徊往来。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使得诗人能够实现不同时空的交流对话,一种志士才人被压抑的苦闷得到宣泄,同时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人先写故楚之地平旷辽阔,江流蜿蜒,远山逶迤,再由远及近,古老的三闾祠背城而立,借外景之阔大,反衬祠堂的孤小冷凄,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屈原(想象中的屈原)。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对时局的愤慨之意,还有对屈原悲剧的凄婉之慨。
多谢东风巧剪裁,朱朱白白待春开。偶因无事寻诗句,又见沿蹊锦绣堆。
千载岐周鸑鹫闻,果生英杰嗣姬文。鲲鹏变化正六月,蟾兔光辉将十分。
肯把威名争烈日,只将道眼视浮云。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已敬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