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无人倍觉秋,雨声风色骤还收。高林背日孤城脚,细草堆烟古渡头。
中夜荒鸡刘石舞,上林飞雁子卿愁。相看篱菊岩花后,华发清尊可罢休。
猜你喜欢
酒阑睡觉天香暖,
绣户慵开。
香印成灰,
独背寒屏理旧眉。
朦胧却向灯前卧,
窗月徘徊。
晓梦初回,
一夜东风绽早梅。
登山蹴云飞,便欲乘云去。白云不相待,先出岩巅树。
云行但向风,我行犹窘步。独立倚半山,缓缓江村暮。
良常标名山,句曲主仙洞。茅君倚翠麓,白云满高栋。
上有岩栖士,山入与云共。芝草鸟为耘,桃红鹿衔送。
茅君老兄弟,夙昔勤远梦。子独擅为邻,幽深补其空。
风瓢悬雅乐,灵朮分仙供。息我山木阴,怀人玉箫弄。
暂时苦劳事,非必能抱瓮。洗药爱源泉,掇英比朝饔。
归静其抱一,知尚亦殊众。鹤驭来何方,寻君引余鞚。
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欢娱牢落中心少,
亲故凋零四面空。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
前头更有萧条物,老菊衰兰三两丛。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zhěn)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yàn)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茫茫的明月,这时亦应照在苏州老屋一带的南桥路上。梦中身游苏州熟悉的南桥,无限激动,一觉醒来,却在他乡,泪水像秋雨一般湿透了枕头。
感叹自己不能一生一世住在苏州,很多事情不能如心所愿。遥望秋空,大雁带着萧瑟的秋意飞去,远处的青山已沉没在暮霭之中。
参考资料:
1、林瀛,曲宗瑜主编.新编简明古典文学辞典: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9年06月第1版:第455页
2、马兴荣,刘乃昌,刘继才主编.全宋词广选·新注·集评4: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07:第787页
3、赵慧文,徐育民编著.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下册):中国书店,2007.1:第873-875页
点绛唇:词牌名。江淹诗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绎唇”。又名《点樱桃》、《南浦月》。双调四十一字,仄韵。南桥:苏州城内古桥,词人旧居附近。
吴城:即苏州。心期:谓两相期许。将:携带。
词的上片写见月兴怀,由思人梦以及梦后的悲伤,丝丝入扣,言简意赅,又极富艺术韵味。“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两句,见月兴怀,引发作词之灵感。眼前的月色,令词人追思当年苏州南桥附近的街巷。自然唤起他如水的柔情和美好的回忆。“茫茫”,辽阔,深远之意。这里接在“明月”之下,便觉词人有无限感慨。“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两句,言思之人梦。这两句写因怀想入梦,以及梦醒后的伤感。“秋雨”,比喻泪水。“一枕”句,锤炼极工而又不露痕迹,化用李清照词《采桑子·芭蕉》“伤心枕上三更雨”句意,既言梦境之短,又见泪水之多。
词的下片正面抒发怀念苏州之情,以及难于名状的人生遗憾。“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一韵,正面抒写怀恋苏州。“可惜”二字,既怀恋又后悔,感叹自己住在苏州,情溢于词,见出其恋恋苏州之情,何其之深也。“心期误”,言人事多变。词人本想早归或已拟定回苏州之日,但人事蹉跎,一误再误,竞不能如愿。三个字,寄托了词人的隐痛。一个“心期”,一个“误”字,包含词人人生遗恨。“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二韵,以景结情,无限怅惘尽在不言之中。这等景象,令人兴怀。词人思念故地、故人,渲染得出神入化,缠绵深挚。结句“天远青山暮”,化用欧阳修词《踏莎行·候馆梅残》:“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意。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以时空人事的变化,来反衬词人对苏州的眷念之情始终不变。结构严密,语言自然流畅,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词运笔轻灵,颇见深情和远韵,是一首婉约深曲疏快的小词。
绿皮皱剥玉嶙峋,高节分明似古人。解与乾坤生气概,几因风雨长精神。
装添景物年年换,摆捭穷愁日日新。惟有碧霄云里月,共君孤影最相亲。
傲贫成白首,万事不相关。有病身元懒,无官心更閒。
红尘抛永日,黄叶换秋山。欲识冥冥意,孤鸿夕照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