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御纷纷拥剑关,蜀人感泣送公还。欲知千里讴歌意,半在百篇文字间。
风霰道途方过阙,烟霞旌旆更寻山。重金不负扁舟约,贺老鉴湖春水閒。
猜你喜欢
乖崖威重兼之恕,正献纯风重以和。高世清名公取尽,经邦馀事蜀沾多。
二江遗爱流长在,双剑铭功壁屡磨。闻向蓬莱指归路,其如朝野具瞻何。
北来行李报家君,归棹还迎潞渚春。两岁风光动梅柳,一时冠盖集荀陈。
无穷渌蚁尊中满,有约青山梦里频。长向西风听佳信,阿戎官况只清贫。
懿哉麒麟,惟兽之伯。政平觌景,否则戢足。德以卫身,不布牙角。
屏营唐日,帝尧保禄。委体大吴,以昭遐福。天祚圣帝,享兹万国。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yáng)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gě)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喧哗的雨已经过去、逐渐变得细微,映着天空摇漾的是如丝的细雨飘飞。
石阶前小草沾了泥并不脏乱,院子里柳条上的风也陡然变得稀少起来。
舞石应立即带着乳子起飞,且不要因播撒云层濡湿自己的仙衣。
眼前江船何其匆促,不等到江流平静就迎着风浪归去。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鸣雨:雷雨。边连宝:大雨易绝,细雨难绝。大雨过而继以细雨,则倍难绝。谚所谓雨后毛不晴也。映空:犹阴空,天色昏暗。《通俗文》:日阴曰映。飏(音扬),飞扬。如丝飞,指细雨绵绵。
长条:指柳树枝条,例如庾信诗“河边杨柳百尺枝,别有长条踠地垂”(《杨柳歌》),以及杜甫绝句“隔户杨柳弱嫋嫋,狂风挽断最长条”。有人认为“长条”指雨,恐非。仇兆鳌注:草不沾污,见雨之微。风虽乍稀,雨仍未止也。
“舞石”句用典。舞石将乳子,见于《水经注》卷三十八:湘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一,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旋应:很快。将:带领。这句是用传说中石燕来形容风中的雨点。
舸(音葛):船。何:何其。匆促:匆忙、仓促。
清初学者仇兆鳌《杜诗详注》:此诗上六句写雨中景物,末二句写雨际行舟。风狂雨急,故鸣而有声,既过则细若飞丝矣。草不沾污,见雨之微。风虽乍稀,雨仍未止也。舞燕将子,记暮春雨。行云湿衣,切巫山雨。江舸逆浪,杜甫对冒险营运表示担忧。
清代杜诗研究家浦起龙《读杜心解》:“望晴之词,祝其止舞而挟子以游,停云而振衣适志,已引动欲归义。乳子本说燕雏,仙衣本说神女,公乃借形挈家归去之志也,运古入化。”
当代诗人谢颐城认为仇兆鳌对“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两句的注解有问题,浦起龙“运古入化”的评语也不恰当。他认为杜甫借“舞石”“将乳子”,表示自己将“挈家归去”;借巫山神女的典故“行云莫自湿仙衣”,是提醒自己不能只顾“行云”、游览潇洒,而延误了归程。同时谢颐城认为这首诗最大的毛病是:“舞石”典故用得突兀,不协调。
客路兼寒食,千林雨雪霏。俱言仲春尽,怕是落花飞。
禁火柴门掩,穿云猎骑归。向君需社酒,还复理冬衣。
层檐危镇梵王宫,景物都归两碧瞳。
九万里风斯在下,三千世界本来空。
诗怀浩浩晴澜外,人事滔滔流水东。
凝伫移时还暝坐,胸中天地自玲珑。
所重一言契,宁悬千里期。
他年风雨夜,还意剧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