鸑鷟峰前旧隐亭,仙翁曾此被弓旌。云山每恨未能到,松桂向人如有情。
共把清尊惭北海,更听馀论学南荣。何须酩酊为真赏,归袖琼瑰已自盈。
猜你喜欢
坠驴仙客爱烟霞,此是烟霞别一家。鼎在金坛青草没,书留玉架白云遮。
椿芽树下舂菰米,石耳岩前煮雪茶。解道华阳牢
只在山林不见花,谁将水墨试横斜。与君一笑风霜里,从此留诗到酒家。
阋墙偶尔未为奇,外侮纷来百不支。祇道同仇堪敌忾,焉知煮豆更然萁。
山河惨淡哀无主,华夏飘摇恐化夷。四海弟兄应急难,莫教深负鹡鸰诗。
淮海曾闻一伟人,十年卧护息边尘。重来铁骑攻城急,旋执金戈赴阵频。
梦入瓯闽期立极,路遵通泰倏捐身。平山堂下悲风起,魂绕琼花万树春。
好将孤注作机关,名士清谈未是閒。驿骑但能传捷报,出游何必不东山。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此诗从芦花生长的环境和态势开始着手描写。“夹岸复连沙”,写出了芦花近水岸边的生长之地,并写出了芦花的之盛,之茂。后一句“枝枝摇浪花”用一个比喻形象的描绘出了芦花之美,如流动翻滚的浪花一般。“月明浑似雪”一句写出了夜晚的芦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像雪一样白的景象。“无处认渔家”写出了作者处在飘渺的江面之上,已经看不到有渔家的渔船来往,描绘出一片飘渺悠远的意境。总体来说,这首诗从芦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姿态,以及盛开之盛都描绘出了作者此时所能感受到的芦花江边之美。
杨柳垂垂小港流,杨花无算远空游。
离情自是纷如絮,不是伊能惹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