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尸居雷八荒,断砖残墨生苍茫。鲵桓下■九渊黑,神光倒射角与亢。
明明元气淋漓迹,水底焚槐海波赤。周流万化元无极,姑使人心识天则。
猜你喜欢
腔中碧尽千年血,囊中剩有游龙笔。等閒挥洒泥墙头,云起青天飞霹雳。
雪与梅花两逼真,不知谁好复谁新。
无端更入吴融手,剪取西湖半遐春。
泉源山下延平旷,路入松关起清爽。
飞云西峙积翠台,突兀三千六百丈。
杏花片片铺金坛,天风吹桂香漫山。
游人尽去萝月上,觉人身世非人间。
帘前花影树影,窗外天光水光。正喜小炉茶熟,忽闻隔舍酒香。
绿艳闲且静(jìng),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qǐ)知心。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参考资料:
1、杨文生.王维诗集笺注:四川文艺出版社,2003:745-746
2、张天定.花鸟诗词欣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42-43
3、郭绍林.隋唐历史文化续编·唐五代牡丹诗词译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377
绿艳:指碧绿鲜艳的叶子、闲:通“娴”,文雅的样子。红衣:指红色的牡丹花瓣。浅复深:由浅到深。
愁欲断:形容伤心到极点。心:牡丹花内心所想。
“”这两句先侧重写牡丹枝叶的状态和花的色彩。诗人以人写花,说碧绿鲜艳的牡丹叶,簇簇拥立,多像一个身着绿妆娴静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的红色欲滴的花片,又像少女的衣裙。开首这两句,诗人把美人和牡丹融为一体,写的是牡丹的外部形象。
“”这两句是写“牡丹仙子”的内心世界,说花儿似乎也有情感,也有愁。因为牡丹花与春天同在,在美好的春天里,牡丹花娇嫩妩媚,姿容娟秀,清香万里,占尽了春情。然而,春天不能永驻,谁也无法挽留,这正是牡丹的愁心所在。它深知自己的芳香美色只能与春天同在。春天一去,它就会调零衰败,渐渐枯萎。因此,人们只知道欣赏春色,欣赏牡丹花的鲜艳,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
这首诗以美人喻花,意境优美,耐人玩味。在用字造句上,更是煞费苦心.以“绿艳”衬托“红衣”,使牡丹显得娇媚动人。作者不明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而让花儿自愁自哀自伤自叹,真是翻奇出新,别有一番情致。全诗把牡丹花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感,达到了意境上的神化和形象化,是一篇较好的咏物诗。
偶从耕凿事,便有古人风。井泻千畦碧,林然独杏红。
世情何近远?宦秩自卑崇。任道流行意,雩坛或与同。
昔与高仲武,孤踪相往来。人推江表俊,曲和郢中哀。
吾道存鞿靷,斯文拨草莱。三年重握手,蓬藋一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