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谁道无情水,宝瑟声寒愁帝子。安知日月在中天,万古重瞳元不死。
楚南楚北千里云,持香遥礼云中君。莫起悲风助骚怨,兰枯菊瘁不堪闻。
猜你喜欢
孤舟方此去,嘉景称于闻。烟尽九峰雪,雨生诸派云。沙寒鸿鹄聚,底极龟鱼分。异日谁为侣,逍遥耕钓群。
木落清河入槛流,平陵月出照床头。开樽自动青云色,掩卷俱含白雪愁。
南国佳人能命驾,中原病客此登楼。从他不浅山阴兴,远道无因报子猷。
冠非责童子礼,儿必读手泽书。
箪瓢回也不敢,宗庙赤尔何如。
訚山自天降为田,洛水自瀑舒为渊。山川险尽鞍马稳,昔居
短栅疏篱罥绿萝,蒹葭深护水云阿。槎丫社树霜中秀,上下风帆屋后多。
驱犊几家来牧笛,采莲十里发清歌。元龙豪气全销尽,匣里青萍不用磨。
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欲为君歌千里章,本初健者莫轻言。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pǔ)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jīng)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大家呼唤着扛着锄头出了村庄,匆匆忙忙地修筑着打谷场。
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斜阳中一群群鸟雀喳喳叫得忙。
远远的村中传来阵阵笑语,炊烟袅袅;田野上林木与野草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今年真是个高兴的年头,一望无际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
参考资料:
1、侯剑陈光荣.杨万里范成大诗选:巴蜀书社,2001:108-109
2、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43-244
筑圃:修筑打谷场。
菁:水草。
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
这是首写农家生活的五律,重点描绘秋收前的片段。
诗以欢快的节奏开始,说农民们互相呼唤着,拿起锄头,忙忙碌碌地赶着修筑打谷场。秋收是农民一年的寄托所在,从起首两句,人们马上可以感受到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范成大的诗,善于在首联渲染气氛,为全诗的主题作好铺垫,这首诗可作代表。
以下,诗忽然掉开,不写筑场打谷事,转说小孩子睡在落叶上玩耍,鸟雀在斜阳下热闹地飞鸣,远处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原野中草木发出浓郁的香气。这两联,着力对农村作描写,落叶、鸟雀及野景都点明节令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写小孩子无忧无虑地玩,从侧面反映了大人们忙于准备秋收的喜悦。鸟雀到了傍晚,总是成群地在稻田上空飞翔啄食,“鸟雀噪斜阳”不是经历过的人写不出来。作者选录的每一幅场景,都带有欢乐气息在内,于是诗出齐尾联,不再傍写,直接说明今年真快乐,田野里的稻子一片金黄,像云彩一般,一直铺到与天相连,丰收已经在望了。这样,通过末联的明点,前数联所表现的欢快都得到了落实。
这首诗,首尾呼应,中间采用了几组跳跃性的镜头,忽写筑场,忽写儿童,忽写鸟雀,忽写村庄,看似各自为政,不相统属,而以“丰收”这条线作感情上的贯穿,烘托点染出一派庆祝丰收的喜悦景象,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首诗,很像是范成大在《秋日田园杂兴》中写的打谷的场面:“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这一派欢乐的景象,正是这首《田舍》诗所表现的内容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