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劳生祗自叹,依依乡梦五更寒。临流钓石应无恙,归逐邻翁整钓竿。
猜你喜欢
万点华星续续来,宫门未放玉{上竹下氐}开。
忍寒少待晨光透,不住催班引上台。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lěi)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
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死离别的地方啊。
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萧萧的雨声里回去了。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乔木:高大的树木。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
垒垒:众多的,重重叠叠的。
尽是:都是。尽,皆也。
冥冥:昏晦的样子。重泉:黄泉,九泉,是人死后的归处。萧萧:象声词,指雨声。
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武牢关下护龙旗,挟槊弯弧马上飞。汉业未兴王霸在,
秦军才散鲁连归。坟穿大泽埋金剑,庙枕长溪挂铁衣。
欲奠忠魂何处问,苇花枫叶雨霏霏。
梁园碧筠潇湘玉,小山丛枝缀金粟。天公驱龙耨秦土,移入秦王天策府。
虬髯主人马上客,手掴中原血华赤。芸氛霏霏讲初罢,狮子骢头散鞭喏。
软罗半臂春风偏,十八奚驹嘶紫烟。玉酥宫痕纤月甲,银瓮戈书小黄押。
大槽乱拍真珠流,葡萄就煖沈香虬。琵琶掩瑰鹍鸡促,声声破阵秦王曲。
羲轮半舂启明曜,莱公起舞密公笑。就中小薛醉隗俄,龙门老师奈若何。
太子宫前演鸡戟,铜马时时齧荆棘。诸君诘朝且虚左,隽州流人来上坐。
路歧苦奔峭,村舍多萧索。远水明石渠,疏雨散林薄。
唧唧栖鸟喧,澹澹油云幕。颓阳即主人,野饭开山酌。
穷途赖所欢,言笑解寂寞。丈夫江海心,何事劳羁缚。
弭棹息远游,长歌耕负郭。
游公念旧才叁月,郑傅怜才恰半年。
老去独当千箭镞,向来不踏两船舷。
作寒作暑无处避,花落花开尽他意。
只有夜声殊可憎,偏搅愁人五更睡。
幸自无形那有声,无端树子替渠鸣。
斫尽老槐与枯柳,更看渠侬作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