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驰光禄坂,暑憩盐亭县。嵯峨山叠云,窈窕溪横练。
长怜少陵叟,浪走天涯遍。耿然忧国心,甘作忍饥面。
世难今略平,军行余后殿。凭高慨往哲,欲去有馀恋。
猜你喜欢
凄(qī)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zhào)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泛泛:行船漂浮。
归棹: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此:此处。为别:作别。还:再。
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诗人与元大的感情很深,他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此诗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此诗“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十个字非常著名。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可是船终于开行了。船儿飘荡在烟雾之中,他还不住回头看着广陵城,那城外的树林变得愈来愈模糊难辨,这时候,忽又传来在广陵时听惯了的寺庙钟声,一种不得不离开而又舍不得同朋友分离的矛盾心情,和响钟的袅袅余音、城外迷蒙中的树色交织在一起了。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残钟广陵树”这五个字,感情色彩是异常强烈的。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上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海风拍枕灯初暗,山雨打窗人正寒。料得此轩秋更好,怒涛推月上阑干。
我屋梅花下,君家梅树傍。小池横瘦影,幽户送寒香。
岁晚竹松节,春寒桃李场。知君有所择,归隐得相将。
春晏百草秀,野花无复名。悲哉桃李阑,念此聊掇英。
翩翩双飞蝶,天静午日晴。悲忧浪自苦,有酒但知倾。
霜沈把竹更无他,底事游魂演百魔。函谷迎关儳紫气,雪山灌顶散青螺。
孤萤一点停灰冷,古树千藤写影拖。春梦婆今何处去,冯谁举此似东坡。
盗贼生东海,玑衡指北躔。巢禽初去越,胡马不归燕。
潍汭侨居久,山村假舍便。慈萱欣日永,小草得春妍。
布乏公孙被,床无子敬毡。围炉分宿火,和药典华钿。
屡见尘中釜,频经突少烟。窗寒宵擘絮,镫灺夜陈篇。
羊蔡邻居久,殷韩共地偏。水清鱼泼泼,风暖蝶娟娟。
秋圃花如锦,春塘柳似绵。弟兄欢刻烛,甥舅乐分笺。
得意真如许,穷愁半释焉。不为毛义檄,肯著祖生鞭。
儿赋《渭阳》什,予惭屈姊贤。征篷汴水外,客路大河前。
梁燕辞何易,藩羝兆已先。一从云出岫,屡冀水归泉。
大耋占离昃,乔林望景延。涟如空泣血,嗟若漫呼天。
宛洛迟归鞅,青齐遍控弦。一棺分旧冢,抔土寄新阡。
骇兽知先步,惊禽敢后骞。围城孤似斗,假舍小如船。
鼓角晨风里,旌旗落照边。将军诸道合,节度九营连。
壁垒防应固,凶徒恶未悛。鼎真鱼莫脱,堤竟蚁能穿。
似说擒张步,还闻遁李全。泽鸿哀未息,辙鲋涸堪怜。
旧业思馀烬,新居叹坐捐。至今犹寇盗,回首忆倾颠。
饭少东方来,居无许子廛。兔真嫌窟少,鸠拙怨巢迁。
窄屋能容膝,荒垣仅及肩。霜黄垂户草,苔绿上阶钱。
迅景催穷节,愁心畏暮年。东来书渺渺,西望意悁悁。
异地留王粲,何人引服虔。近闻烽火息,望尔赋归旋。
四坐诗成以成卷,醉舞者半歌者半。
薄云疏雨且早归,杜鹃自催鹤自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