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zhè)空。
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lóng)。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biān)访前途,获笑汶(wèn)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五月里梅子开始发黄,蚕事完毕,桑柘叶也被采空了。
鲁地人重视纺织,家家窗里透出机抒声。
只因为我不能走上仕途,为学剑术来到山东。
举起马鞭向人打听路,却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讽。
下愚之辈轻视有为的壮士,怎值得以此判断穷困与亨通?
我能像鲁仲连那样绑信在箭上,获得攻下服城的大功。
最终不肯接受君主的封赏,只因羞与世俗之人相同。
我将要踏上大道向西奔往长安,哪怕落日被阴虹遮掩得一片昏蒙。
此去用不着你向我多说什么,我甘心如飘转的飞蓬!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14
2、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0-6723、《语文天地》.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学生期刊社,2001年第24期
始:一作“子”。蚕凋:蚕已成茧。桑、柘,落叶的乔木和灌木,叶子可以养蚕。
栊:挂帘的窗户。
顾余不及仕:回想起我没有出仕做官时。学剑:李白曾从著名剑术家裴显在山东学习剑术。山东:指太行山以东。
获笑:被人耻笑。汶上翁:汶水边的老翁。
下愚:儒家分人二等,以天生愚蠢而不可改变的人为下愚。此指汶上翁。忽:轻视。壮士:李白自指。穷:指政治上失意;通:指政治上得志。穷通即政治上的得与失。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此句用典故,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李白用此典说明自己想干一番事业,却又不追求功名利禄。
直道:通衡大道。阴虹:喻指奸臣。杨齐贤曰:“阴虹,指林甫、国忠辈昏蔽其君。”
此:一作“我”。转蓬:随风旋转的蓬草之。
此诗分前后两节。前节八句,着重描写了初抵东鲁时的真实感受。“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两句点明时间,梅子开始由青变黄,蚕桑之事已了,这就意味着进入了生产的第二道工序:“”东鲁的城乡妇女,又投入新的劳动:纺织。东鲁人有重织作的传统,李白初次旅游就获得了良好印象。
李白从二十五岁经三峡出蜀,历湖北、江西、江苏、河南、山西等地,这时还没有机会出仕。“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两句正是诗人当时思想情况的写实。李白回顾自己南北奔走的生活历程,决定到东鲁定居。读书、学剑是李白的两大生活爱好。“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中的“访前途”有问路和了解今后出路的两层意思。李白初抵东鲁,访路途卜前程时,遇到了不愉快的事,他受到了汶水上一个老翁的嘲笑。但李白没有写出“笑”的内容,有意留下一个悬念。
后节十句,是李白对汶上翁嘲笑的明快答复,是全诗的重点部分和精彩片段。“”在李白看来,“下愚”们不能理解“壮士”的胸怀,也没有资格在“穷通”的问题上发议论。“穷通”即“穷达”,是为了押韵需要,改“达”为“通”。李白对“穷达”的理解,完全是从儒家思想出发。李白力争在政治上获得出路,先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然后归隐江湖,“独善一身”。李白这种思想,正和战国时期的鲁仲连是一致的:“”李白用鲁仲连的事迹,比喻自己的政治才能和抱负,是因为鲁仲连的故事就发生在山东。
“”李白来东鲁前就曾有西游长安的打算,后来转而向东,不料初抵鲁郡就遭到汶上老翁的嘲笑,李白这时有“西归”之意,但他想到自己“直道”而行的人生态度如不改变,是很难得到朝廷重用的。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两句是李白对汶上翁表示:“你的谈话没有任何意义,请不要说了,直道而行是我的一贯作风,即使像飞蓬那样示意飘转,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对汶上翁讥笑的回答,是李白高尚品格生动的艺术概括。他首先把讥笑者同自己作了尖锐的对比,然后明确提出自己从事政治活动在不同情况下的原则立场。诗中塑造了鲁仲连这样一个功成不受赏的高士形象,其实这也是李白自己的形象写照。
乘法驾乘法驾,出潜邸。
辞兰坂,臻枫陛。
握乾符,奉慈旨。
桥中倾,碣呈字。
从臣观,稽首喜。
应帝期,称天子。
泰阶升,更化始。
陋代来,劣舂起。
釐庙制典礼成,四海谧。
享祀禋,九庙翼。
考明堂,筵太室。
献皇跻,烈祖匹。
故鬼小,幽灵假。
咏孝思,歆明德。
秩郊禋坛畤准圆方,神祇奠南北。
夕郎奏既俞,春卿议佥集。
睿想孚筮从,鸿图表景测。
迎初阳,寅威练嘉日。
裸献戾上公,参乘简元戚。
八骏夹电驰,六龙戴星出。
天路抗旌旄,云门间琴瑟。
殷荐升紫烟,告成瘗苍璧。
齐幄肃华班,旋涂厉清跸。
灵贶展斯今,仁孝光自昔。
宬皇史宬皇史,函帝籍。
金为匮,石为室。
签汇绨缃部甲乙。
迩文华,充武库。
简鸿儒,雠豕误,於万斯年守之锢。
展陵帝眷园寝,谒款丘陵。
驰道旦筑,行殿宵营。
亘帷成屋,列幔为城。
般云谢巧,周日非灵。
乾行玉辇,坤御金舆。
六宫婉从,万国宾趋。
銮铃响递,环珮声徐。
五臣供帐,百辟燕酺。
朱明司辰,清和肇节。
草树蒙恩,禽鱼腾悦。
周历皇畿,轸兹民业。
遐揽边关,洪思祖烈。
去遵鸾辂,归泛龙舟。
山开阳翠,川效安流。
柔情并畅,睿藻扬休。
枚朔第颂,翎赞王猷。
思旧邦南巡纪胪岳,东幸缅怀丰。
白水循往辙,丹陵访故宫。
江汉眺吾楚,霜露怆宸衷。
电奔翼八骏,云兴扈六龙。
不有居者谁监国,皇储旦截驰道出。
翟相行边细柳中,顾公锁钥青门北。
昼发邯郸道,夜渡黄河湄。
军容肃肃间官仪,豹尾后载班姬随。
卫火弗戢,漳流半湮。
宪臣褫爵服,邦侯械以徇。
旌旗蔽日指樊城,箫管具举叠金钲。
父老稽首遮道迎,椎牛置酒宴镐京。
山川遍喜色,禽鸟递欢声。
辟朱阍,扫青室。
思履綦,存衽席。
斋心望祀纯德间,周爰园寝凄天颜。
诏发郢门迈燕关,格祖特告銮舆还。
管背汉羯虏骄鸷惟吉囊,自称华裔衄先皇。
长伎一逞百不当,谁为谍者伧子王。
憺威藉宠祈上玄,有征无战神武宣,班师振旅歌凯旋。
寝盟庚戌之秋虏大入,渡桑越碣逾古北。
烽火夜照甘泉宫,旌竿昼蔽长安陌。
驱我士女蒙毳衣,屠我牛羊为湩食。
镇臣气丧,边将兵弛。
侵职滥官,勤王者死。
决胜岂有帷中谋,主和遂贻城下耻。
天子旦集廷臣议,日中不决犹素纸。
蜀郡才华久称赵,慷慨挺身言致讨。
书生由来剑术疏,往系单于惟饵表。
议上始觉龙颜开,司马授策,宗伯举杯。
登陴一呼,疾声震雷。
胡儿跃马趋风回,群工献寿咏康哉。
海波平岛夷日本称最雄,髡首骈拇炯两瞳。
乘舟截险洪涛中,跳梁若蝶聚若蜂。
揭竿烈炬耀日红,攻城掠邑谁婴锋。
红女休织田无农,帝命祀海惟司空。
授脤秉钺有胡公,狼兵苗卒集江东。
夜纵巨舰突蒙冲,俘海系直奏肤功,兔穷鸟尽艰厥终。
更极三殿灾,双阙燎。
天子避寝,厌胜以祷。
朝右个,御西清。
玉食有减,金悬无声。
谁其梓慎窥大庭,流乌化雀将焉征。
除旧布新承天意,司空饬材俾壮丽。
宅中建极,钦哉从事。
遣仙使周穆穷寰宇,汉武慕蓬壶。
东生游调笑,西母宴欢愉。
颠既廑币,丰亦枉蒲车。
缓龄韬上药,御气秘真符。
台端两侍御,将命发天都。
齐梁历南楚,瓯越尽东吴。
姓名河上隐,物色市中趋。
金简探绿籍,琼笈访朱书。
曾未三载还,幸与百年俱。
筑馆礼上士,授粲出中厨。
行闻避骢马,归见绾银鱼。
稽首愿玉体,寿考永无虞。
考芝宫河清社鸣诞圣人,握符缵历,靡瑞不臻。
天垂卿云景星现,地出醴泉泽曼衍。
导禾六穗麦两岐,嘉瓜并蒂连理枝。
三足轩翥肉角嬉,龟鹿雀兔咸素姿。
包匦驿贡赆四驰,芝草凝祥处处生。
献庙忽产屋之楹,瑶光莹洁秀九茎,铜池芝房恶足称。
帝命作宫,时享以报。
子孙千亿,昌胤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