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西京童子郎,时人已自识黄香。还家更诵五千卷,十八重来诣太常。
猜你喜欢
七岁澜翻数万言,饥鹰引子望腾鶱。时平不用甘罗辈,寂寞提书归故园。
人生各有营,为吏最无策;其间小黠者,但肯乘下泽。
绝笔光范书,扫迹翘才客。
早收畏涂身,未老归阡陌。
嗟予昧择术,误计真累百。
衰病始知悔,泯默每自责。
孤舟寄渺莽,尚恨江湖迮。
客来勿多谈,穷命不禁吓。
携来戛玉敲金句。不弃荒芜,嘱我从头注。价重鸡林云锦护。
闺中窃恐涂鸦误。
回环雒诵匪朝暮。一爽尘襟,似嚼寒梅素。想见吟成夸七步。
珊瑚笔底花常吐。
怀抱何由一洒然,劳生扰扰故相牵。城南山色青如许,不到云林又几年。
巢(cháo)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cài)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chóu)怅(chàng)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yǔ)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孔巢父摇头不住长安,将去东海随烟雾飘流。
将诗卷永远留人世间,放竿垂钓采珊瑚求生。
隐居深山般遁世高蹈,时值春寒冷峭景凋零。
仙女们驾着云车而来,指点虚无的归隐之处。
自以为他有仙风道骨,谁知离长安归隐之因?
爱惜巢父想苦苦相留,应知富贵像草尖露水!
蔡侯是淡薄名利的人,趁凉夜庭中摆酒饯行。
失意停琴见孤月残席,何年从仙界寄我书信?
向南找禹穴若见李白,代我问候他现在怎样!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15-17页.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51-152页.
这句写巢父无心功名富贵。掉头,犹摇头。“不肯住”三字要和下文“苦死留”对看。朋友们要他待在长安,他总是摇头。
归路:犹归宿。
知其故:指弃宫访道之故。
侯:是尊称,杜甫尝称李白为“李侯”。静者:恬静的人,谓不热衷富贵。别人要留,他却欢送,其意更深,所以说“意有馀”。除,台阶。
罢琴:弹完了琴。酒阑琴罢,就要分别,故不免“惆怅”。空中书:泛指仙人寄来的信。把对方看作神仙,故称为空中书,杜甫是不信神仙的。
“问讯”一词,汉代已有,唐代诗文中尤多。如韦应物诗“释子来问讯,诗人亦扣关”,杜诗如“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并含问好意。禹穴有二,这里是指浙江绍兴县的禹穴。
此诗写孔巢父执意离开长安,蔡侯为之设宴饯行,杜甫在宴上赋此诗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并在诗中赞扬了孔巢父的高风亮节。
此诗前四句叙述孔巢父辞别长安去往江东。五至八句写的是诗人对孔巢父此去途中的想象之情境。九至十二句言孔巢父对人生有独特的见解,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且归隐之心已决。十三至十六句写蔡侯置酒为孔巢父饯行的情景。最后两句请孔巢父转达对李白的问候,点明题中的“兼呈李白”,从侧面点出了李白与杜甫之间的深厚情谊。
孔巢父此去,意在求仙访道,故诗中多缥缈恍惚语,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也可以看出杜甫早期所受屈原的影响。
几年方岳借雄才,奕叶龙章汉殿来。帝宠骤移中执法,军容初建大行台。
戈鋋掩映崤陵日,鼓吹喧传洛水雷。小队云中寻二室,何人词笔竞邹枚。
相逢满坐倾,人知卫玠清。诸孙连帝胄,五字占时名。
草绿还家路,花伤滞客情。词人如物色,宝剑在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