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驺传鬨避轺车,天角横参帐饮馀。即日前驱催负弩,几旬论报罢移书。
赐山故冶流钱外,烧栈新邮转粟初。使选愈华身尚远,喜荣嗟滞两何如。
猜你喜欢
整衾和枕簟,振席见灯檠。欲读书休读,难成梦也成。
四山连屋静,一叶隔窗鸣。总不关吾事,无非是物情。
少不如人老可惊,百千功业几能成。含愁谩掩窗前镜,新见吟髭白一茎。
一鹤西来瘦有余,每将生死问何如。
几回见我扶还拜,两月来书病不除。
枕上希夷千古梦,手中庄子十年书。
人间若果神仙有,愿候新江旧草庐。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功名是没法忘记的!
从古至今的将领和丞相都在哪里,如今只剩下一堆荒坟;
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财富是没法忘记的!
活了一世,只恨积攒了没多少钱,等到钱多了的时候,眼睛一闭就离世了;
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娇妻是没法忘记的!
活着的时候天天诉说的恩情,死去之后又改嫁他人;
人人都知道神仙好,只有儿孙是没法忘记的!
一片痴心教育孩子的父母从古来就有许多,但是有谁看见了那些所谓孝顺的儿孙呢?
参考资料:
1、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7页
《好了歌》和《好了歌注》,形象地刻画了人类社会的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在这个传统的“人治”社会中,伦理道德变得虚伪、败坏,人们普遍丧失了对古典人文主义的信仰,人性恶劣的方面开始扩张,又加上政治环境的动荡、变幻,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深刻怀疑、失望都表现得十分清楚。这种“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兴衰荣枯转递变化过程大为加速的反映,因为小农经济基础已经日渐腐朽,但终究是上层建筑首先开始腐朽、堕落,这主要来自于人内心的贪欲与傲慢,是上层核心人物因为权力的过分集中、扩张、膨胀,而变得肆无忌惮、物欲横流,导致这些统治者们严重败坏了社会的整体道德风气和公平正义,表现出封建礼教等统治秩序已经无法维系,封建社会上层建筑正在解体,这些征兆都具有时代的典型性。作为艺术家的曹雪芹是伟大的,他给我们留下了一幅极其生动的封建末世社会的讽刺画。当他尝试着对这些世态加以解说、并试图向陷入“迷津”的人们指明出路的时候,他走向了超越之路,走向了哲学与宗教形式上真正的“大自在”解脱。他善于借助机智的语言,去揭示那些人生无常、万境归空的超越性智慧和断绝俗缘(所谓“了”)便得解脱(所谓“好”)的透彻观照式的、古典却又精辟的宣传,借此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对究竟真理的向往。这样,他自然地就使自己开创出了新的哲学性思维和创作思路。
夜深投寺解行装,一点寒灯照上方。
老宿问余何处去,年年来此借禅床。
明月平时敢自因,特高兰玉信吾人。便从缑岭如无愧,更许毗耶约问津。
每见似醺千日酒,不言常备四时春。妙云岂独南游契,又喜钟山近得邻。
山家处处面芙蓉,一曲溪歌锦浪中。隔岸游人何处去,数声鸡犬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