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趁朔风出,暮乘残月归。
尘埃变发毛,岂不损裘衣。
忆昔年少日,未知愿轻肥。
登高作越吟,所喜独翠微。
至今清兴在,梦与南云飞。
奈何寸景间,扰扰随鞍鞿。
已营三亩田,临流架柴扉。
惠而好我者,傥许相因依。
种玉虽未熟,清泉犹御饥。
猜你喜欢
大布缝袍稳,乾薪起火红。薄才施畎亩,朴学教儿童。
羊要高为栈,鸡当细织笼。农家自堪乐,不是傲王公。
毛谢飙扶,肠凭酒涤,蹉跎身世如此。汐社随沤,吴云泊雁,结习未忘语绮。
西窗嚼韵,惊梦里、睡夜龙起。孤悄吟灯支影,寂寞添香纤指。
词仙御风万里。马塍花、落残红紫。指点翠微高处,自今休矣。
抱得含香足未。图不出、危弦变声徵。漫道丹青,痕痕是泪。
炎炎火,滚滚汤。中间一点忒清凉。更玲珑,分外香。
生祥瑞,吐祥光。瑞祥光彩结红霜。产胎仙,现玉皇。
天兵南下此桥江,敌国当时指顾降。
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难双。
留连落日频回首,想像余墟独倚窗。
却怪夏阳才一苇,汉家何事费罂岳。
雨点春山入翠眉。一ь杨柳作腰肢。语音娇软带儿痴。犹省当来求识面,隔帘清唱倒琼彝。真成相见说当时。
开到杏花寒食近。人在花前,宿酒和春困。酒有尽时情不尽。日长只恁厌厌闷。经岁别离闲与问。花上啼莺,解道深深恨。可惜断云无定准。不能为寄蓝桥信。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
我思一何笃(dǔ),其愁如三春。
虽路在咫(zhǐ)尺,难涉如九关。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
与您分别时间还不久,经过的时间还不到十天。
我的思念多么的深厚,这愁绪就像多年没见一般。
虽说(我俩)相距近在咫尺,(相见)却难如越过九重天。
和暖的夏天,草木是那样的昌盛繁茂。
参考资料:
1、李明忠主编.《潍坊诗词》:齐鲁书社,1992年08月第1版:第2-3页
2、吴云,冀宇选注.《汉魏六朝诗三百首注》: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45-146页
3、唐满先编注.《建安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12:第272页
4、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第293页
5、韩格平著.《建安七子诗文集校注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349页
刘桢(170?—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人,汉魏之际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掾属。其五言诗风格道劲,语言质朴,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他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作品已散佚,明人辑有《刘公干集》。作者好友之一。子:你,对刘桢的尊称。无几:表示时间过去不久。所经:经过的时间。一旬:十天。
一何:多么。笃:深厚,真诚。三春:多年。三,虚指多数。春,指年,古代常以季节名代表年。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咫为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今制市尺六寸二分二厘。涉:度过,越过。九关:九重天门。关:闭门的横木,这里指门。
陶陶:和暖的样子。朱夏:夏天。昌且繁:(草木)昌盛繁茂的样子。
“与子别无几,所经未一旬”,写分别之日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天。这两句为后面写二人感情之深做铺垫。
“我思一何笃,其愁如三春”,我对你的思念是多么深重,虽然分别没几天,但我的感觉如同分别了好多年那样漫长。此句明显套用《诗经·王风·采葛》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诗句的意境。
“虽路在咫尺,难涉如九关”,这里将相距之近与相见之难对比,更加重了对友人的思念。刘桢《赠徐干》“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之句,二人处于不同的部门:刘祯因罪被拘禁,而徐干为官在西掖园,两地很近,但两人却无故不得相见,因此才有路在咫尺,难涉九关之叹。
“陶陶朱夏德,草木昌且繁”全句说,盛阳的夏季,草木是那样的昌盛而繁茂。全诗前六句写情,结尾两句写景,以草木之繁茂喻比诗人与刘桢情谊之绵长,融情于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表现出无限的回味和深长的意境。
这首诗明白如话,无丝毫矫揉造作,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诗歌以“与子别无几”领起,以“其愁如三春”相接,极写相思之深;以“虽路在咫尺”与“难涉如九关”相对比,续写相见之难。在相别与难见的内心情感矛盾冲突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思念友人的思想情感。
全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从其所表达的形象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中,可见诗人之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