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开楼阁贮群经,面对湖山卫百灵。
玉镜夜寒通沆瀣,翠屏秋净倒空青。
避烟鹤起檐间树,行雨龙归几上瓶。
我亦逃禅云水客,便应萧散共松扃。
猜你喜欢
水有支流树有孙,重重门巷挂朱轩。
三君雅望标人杰,千里澄波隔世喧。
西对户庭徐孺宅,北传钟梵给孤园。
欲知嗣续无穷胜,两两荣归汉使轓。
中丞谢司空,书院开湖渚。静观山下泉,因知水来处。
湛然涵太虚,馀波欲东注。湖光入帘明,照见先生语。
逝者其如斯,自然本无作。一画起于无,六经皆我注。
自以我自观,自感还我悟。寄语湖外人,湖源尔当溯。
东湖水与银汉通,扶桑倒影冯夷宫。朝看浴日天门上,暮取明珠月窟中。
天人住此抱奇气,胸藏云梦兼泾渭。一自龙飞入紫微,客星遂极人间贵。
钓竿拟去倚蓬壶,水槛日日空飞凫。天子呼来侍玉辇,行人遥指避金吾。
九关虎豹严呵卫,半夜貂裘不遑寐。误临太液梦沧浪,髣髴渔歌闻鼓枻。
寄语草堂湖上山,许身此日未应閒。持盈早毕澄清志,不羡当年衣锦还。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裹厨。
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解愠薰风拂面凉,藕花极目送清香。三千宫女青罗盖,都作酡颜酒晕妆。
蜀锦谁将到海涯,水仙铺作地行衣。回堤却似元宵路,抛掷红灯载月归。
欲逐(zhú)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gū)城落日边。
将要追随将军去攻取右贤,战场上纵马飞驰奔向居延。
悬想汉家使者在萧关之外,定愁见孤城独立落日旁边。
参考资料:
1、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36-237
逐:追随。取:俘获。右贤:即右贤王,汉时匈奴族对其贵族的封号。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沙场: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走马:骑马疾走;驰逐。居延:古边塞名。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遥知:谓在远处知晓情况。汉使:此指韦评事。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此诗前两句“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热情鼓励友人从军,杀敌立功,写得很有气势,表现了昂扬向上的情调。这些豪迈激昂、慷慨雄壮的诗句,极具浪漫色彩,颇为震撼人心,既是对边塞将士的高度赞颂,也是诗人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后两句“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则把笔锋一转,写塞外萧索悲凉的景象所引起的思乡愁情。其中“孤城”“落日”两个意象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一片雄阔的景象,同时也描绘出边地的荒凉。其意境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甚为相似,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全诗这种突转笔锋的写法看似突兀,但作者把从军者立功边塞和思乡怀归这两种特有的心理统一在这首小诗里,用笔凝练,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给人以一种悲壮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