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飙生绿浦,鸣橹对青山。感旧人何在,伤秋客未还。
身名难自保,世事故相关。谁识桃源路,携家老此间。
猜你喜欢
凉飙生绿浦,鸣橹对青山。
感旧人何在,伤秋客未还。
身名难自保,世事故相关。
谁识桃源路,携家老此间。¤
往岁携妻子,小龙江上村。主人亲补屋,邻父共开尊。
一别迷云树,重过掩筚门。欲寻题壁字,呜咽不能言。
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江近苹风随汛落,峰高松露和云滴。欢头童、齿豁已成翁,犹为客。老怀抱,非畴昔。欢意思,须寻觅。人间世、假饶百岁,苦无多日。已没风云豪志气,祗思烟水间踪迹。问何年、同老转溪滨,渔钩掷。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zhāi)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mò),况自抱微痾(kē)。
无将别来近,颜鬓(bìn)已蹉(cuō)跎(tuó)。
相隔两地都是秋天的夜晚,在这晚上,能与诸弟共望的,只有天上星河而已。
高高梧桐树飘落一片枯叶,独坐在空空的书斋里,思念着故乡亲人。
朝廷对我刚刚委以重任,我生怕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
虽然十分思念诸弟,但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以致颜鬓苍老,岁月失时。
参考资料:
1、候健李世凯史继中主编.历代抒情诗分类鉴赏集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02月第1版:第452页
2、姬沈育选注.大唐诗作: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07:第173页
星河:银河。
空斋:萧条的居室。
用:因为。人瘼:即民瘼,民生疾苦。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微疴:小病。
颜鬓:容颜,鬓发。蹉跎:虚度年华,指衰老。
首二句言新秋,但从中已流露思弟之苦:“”这两句,“俱秋夕”的“俱”字,从两地落笔,点出与弟相思难会之苦;而秋风萧索之夕,更从季候中烘衬出一层悲凉之色。“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而外,其他别无可共。从而使人由今夕而想到已往。昔日在京,家庭欢聚,同桌共餐,携手同游,文津共渡,诗文同赏,无话不论,何等欢欣;而今“共望”的,却只“星河”在天。一个“共”字,反衬出诗人极其寂寞之感,透出诗人极其忆昔之情。
如果说首二句,把兄弟的相思和思归之心还暗藏于字面之后,那么,次二句的这种感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了:“”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高大的梧桐树上,秋风偶吹黄叶落地,便引起诗人无限的思归之情。“高梧”对“空斋”,虽是衙署中实有之景,却正契合着诗人心境空寂的情愫;“一叶下”对“秋思多”,表面是因果关系的对仗,好像因“叶下”而生“归思”之想,而实则是因“归思多”才更注意了节候的变化,由此衬出诗人思念诸弟之殷切。念弟思归毕竟是个人小事,从政爱民才是职责大事。作为清正的官吏,诗人在这一点上是看得很清楚的。因而接下去写道“方用忧民瘼,况自抱微痾。”为递进之语,为尾联内容转折作铺垫。“”两句的言下之意是一定要好好从政爱民,切不可因思念诸弟而使岁月蹉跎。劝勉自己不要因念诸弟而变得苍老,正说明思弟情深,难于忘怀。
这首诗语言浅近,感情深挚,诗人能把个人小事置于从政大事之下,体现了一位清正官吏应有的思想品格。诗虽是古体,但有些诗句却清丽而又对仗工稳,情深而又不独溺于己情,表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
一寒驱去不干禄,万虑纷然只爱山。
阅世怳如清梦觉,求田聊计白头闲。
梦中乡国血沾襟,愁里光阴雪满簪。客路风霜荡水阔,诗囊尘土饭山深。
花开自乐本无事,云去复来犹有心。闻健拟从嵇阮醉,山阳暮雨竹成林。
钱塘风景真奇绝,吴山苍翠湖光白。山川灵秀萃何人,之子飘然自高格。
生来踪迹压尘埃,湖海狂游亦壮哉。振衣频陟云龙顶,仗剑曾登戏马台。
燕秦楚越行皆遍,又泛扁舟过海甸。九鲤湖边信短筇,武夷山上开华宴。
游兴年来尚未央,温陵剑水复清漳。三秋石鼓簪黄菊,五月枫亭摘荔香。
羡君怀抱何潇洒,知君不是悠悠者。世路由来遇合难,风尘莫怨知音寡。
伊余癖性好遨游,与子交驩几度秋。春风竹外频来往,夜月花间递唱酬。
唱酬来往情偏好,漫把交情同草草。囊里无钱休叹嗟,尊中有酒须倾倒。
胡生胡生何太奇,余每谈诗君解颐。自堪意气称吾党,不但前身是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