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紫泥封岱顶,武丘雄拔阖闾城。席前花雨天宫落,槛外云霏脚底生。
毂辘十寻抽玉液,于菟千百逝金精。无穷胜是王郎事,吴越消亡几战争。
猜你喜欢
尘鞅删除半向闲,青鞋布袜也看山。离宫路出云霄上,法驾春留紫翠间。
代谢已怜金气尽,再来偏笑石头顽。楝花风后游人歇,一任鸥盟数往还。
人间灵迹遍曾游,祇欠吴门访虎丘。今日偶来无限感,阖闾坟左剑池头。
问此石上歌,何如生公说。石若解点头,闻歌亦当彻。
一声画角谯(qiáo)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参考资料:
1、吴昌恒等.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61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古代为防盗和御敌,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门建有望楼。水滨:靠近水的场所。淡烟:轻淡的烟雾。
这首小令运用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构成了诗的意境。王夫之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白朴的这首小令,在情、景之间,正追求着“妙合无垠”的境界。
此曲选择一个黄昏的城郊作为描绘冬景的具体环境。冷月黄昏,雪山水滨,已是清寒凛冽;淡烟衰草,茅舍孤村,又显寂寥冷落,更有谯门一声寒角,平添一分悲凉,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它与《天净沙·秋》的写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写景,全未直接抒发、陈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现的情绪意蕴,是在对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来的。其二,也都是通过一组自然景物的意象组合,来构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画面。另外,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情感,也不是一时一地有特定具体内容的情感,它所传达的,是一种情调,一种意绪,一种内心状态。从时序上说,《天净沙·秋》写了落日残霞,而这首曲子写的是落日已经隐没山后,新月已经现于天际。从“秋”到“冬”,从“情”到“景”,都是从寥落、凄清进一步发展为悲凉和无望的孤寂。人们或许可以把《天净沙》四首,不仅理解为对季节更替的描绘,而且进一步理解为对情感和人生体验,从欢快而明净到寥落、孤寂之间的发展。这样,这四支曲子所构成的便是内部情感联系的整体了。
治中妙言语,洪涛泻词源。
向来群玉府,垂上紫微垣。
佐郡汾海傍,凭轩望朝暾。
便欲乘轻车,长啸登昆仑。
兹楼何缥缈,千岩霭云屯。
空庭百吏散,博山炷微薰。
重寻羡门辈,仙事渺无垠。
何知对妙高,举手招德云。
落日弥纶地,公才画省郎。词惊起草笔,坐引护衣香。
双阙天河近,千门夕漏长。遥知台上宿,不独有文强。
莎草离离碧树闲,只疑曾是子陵滩。
槿花篱落虫声碎,芦叶汀洲雁阵寒。
江上浪平潮正熟,渡头人去月初残。
夜深不管蛟龙睡,独对西风把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