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世业映中台,天惠南藩福曜来。开府声华悬八桂,承家勋泽自三槐。
方期紫诰荣增秩,何意黄垆永夜台。共道修文如有待,可堪风木慕兰陔。
猜你喜欢
承恩几度锡纶麻,紫气西来望转赊。时拟绛驺迎百粤,俄闻白马会三巴。
已钦治第真容驷,其奈瞻云未及瓜。最是南陲资锁钥,不妨游子尚天涯。
早袖经纶手,归欤卧首阳。
可怜心锦绣,不补帝衣裳。
禄与名俱靳,身宜寿且康。
互乡蒙子洁,闻讣重心伤。
两颔凝清霜,玉炉焚天香。为我延岁华,得入不死乡。
雨雪隔榆(yú)溪,从军度陇(lǒng)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màn)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雨雪纷飞成了边塞的隔离,跟着军队度过了陇西。
绕着营地能看见狐狸留下的踪迹,在山旁还依稀能看见雪地上马蹄的印记。
天寒地冻,连彩旗也黯然失色,鼓声也显得低沉。
乌云漫漫愁绪绵绵,路途苍茫迷失了回家的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雨雪:此处“雨”应读为“yù”,动词,意思是“下”。雨雪:下雪,飞雪。隔:阻隔,隔断。榆溪:榆林塞。此处代指边塞。从军:参加军队。此处既是诗人自指,也指所有戍卒。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漫漫:广远无际。愁云:云气阴霾暗淡。苍苍:空阔辽远。别路:离别家乡之路。迷:迷失。
“”首联破题,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为下文营造了特定的氛围。首尾照应,前说下雪隔断了边塞,指隔断了回家的路,后说不要忘了回家的路。陇西一语双关,一指陇西边关要塞,可见戍边之寒远,陇又有坟墓之意,所以又指战争之残酷。(鲍照《芜城赋》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
“”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写出了边塞的荒凉景象。“狐”字,使人联想到狐死首丘,传说狐之将死,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对家乡的思念,与荒凉形成对比突出戍卒的思乡之情。
“”颈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边地的寒冷、阴暗、萧条与士卒压抑、沉闷的心情融合在了一起。
“”尾联总结全诗,点出了戍卒思乡这个主题。正因为有了这个主题,则前几句诗的萧条之景也找到了落足点。“愁云”和“迷”,不只是自然景象的反映,更是戍卒内心情绪的传达。
海角芳菲留不住。笔下风生,吹入青云去。仙籍有名天赐与。致君事业安排取。
要识世间平坦路。当使人人,各有安身处。黑发便逢尧舜主。笑人白首耕南亩。
百舌春来哑,愁人共待晴。不关秋水事,饮恨亦无声。
钧天奏兮列丹墀,俄翩翩兮凤凰仪。
敛翱翔兮栖梧枝,彼观德兮直为我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