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新诗念旧裁,忽传尺素傍愁开。几瞻岭外云边树,犹记尊前月下杯。
泉石祇怀寻壑侣,风波宁有济川才。于今夜夜看南极,遥见光华入望来。
猜你喜欢
春溪于为诗,有险必深入。青山驱而前,碧海喝使立。
死红乾春丛,病绿扫秋隰。长鲸脍脔肥,雌凤啄髓吸。
痴騃丽女锁,幽忧玉童絷。月为破镜飞,地已清泪湿。
呜呼郊贺亡,其柄君可执。孤情铲鸿濛,大雅扛嶪岌。
余生慕奇士,善善徒汲汲。常悯大法摧,得君破忧悒。
虎豹必山居,蛟龙必水蛰。所贵养其用,动辟恃静翕。
六经乃高曾,百氏资拱揖。潢污无根原,溟渤万水集。
维南崇者山,仰止跂可及。期君树宏达,杜韩有梯级。
天西战士竞衔枚,乘会关夷路始开。两蜀金汤随水逝,三秦烽火照天来。
凤州文武浑无愧,马岭英灵只自哀。后夜魂归何处寓,陇头潇洒一枝梅。
闵雨诏复下,伤农今四春。潭龙从号懒,庙鬼讵能神。
苗槁尘生久,云空电转频。天公诚可问,谁与主陶钧。
赤羽遥传越,黄霾近接吴。夷歌分鼓吹,野哭散蘼芜。
日落江流急,天高海气孤。中原有廉颇,尔辈敢长驱。
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香覆(fù)经年火,幡(fān)飘后夜风。
性昏知道晚,学浅喜言同。
一悟归身处,何山路不通。
流水潺潺遥遥飘入竹窗,明月皎洁仿佛溪水中洗过。
新香火覆照去年香灰,后夜风吹动殿前风幡。
本性昏知道为时已晚,学识浅却喜见解相同。
一旦悟得归身之处,万水千山道路自通。
参考资料:
1、蒋述卓《禅诗三百首赏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62页
澄上人:唐代僧人,其生平不详。
香:梵语“健达”译为“香”,为六种供养之一。佛教中,以为香能将人之信心通往佛所。
作品首先劈空而来,营造出一个禅境。这里不写投宿的过程,也免去了入禅的经历,直接写见闻感受。竹窗闻远水,水声若有若无;月出似溪中,月色若隐若现。这是迷蒙而优美的月夜景色,也是那不可捉摸的禅境。接着写寺院特有之事物:香、幡,描写中,语带禅机。去年的香火已化作香灰,香灰已冷;今年的香火犹在燃烧,香灰应热。而就在这冷与热、生与灭的不息变化之中,禅也在无言地传递。后夜风起,后夜风凉,后夜风劲,就在这静夜里,殿前幡飘飘而动。就在这动静之间,夜昼之间,让读者似乎体悟到了禅意。于是,作者与院中僧谈起了他的心得。禅自然不在言语之中,作者于是有“性昏”及“学浅”的谦辞;但非言语又无从呈其心得,特别是当他的表达得到僧人之认可,更觉十分欣喜,也增添了信心。他觉得自己真正开悟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皈依之所,他觉得从此后,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左右逢源。诗之开篇未写入寺院的路径,诗之末尾便写明:禅悟是通达方便的门径。
九十不衰真地仙,姓名无忝杜延年。围棋纵负人人墅,卖药能宽处处田。
春暖弦歌秦女巷,午晴诗画米家船。携来鸠杖那防噎,赠得羊裘不肯穿。
自剔残灯书小令,旋烹新茗结清缘。惟应蓟子摩铜狄,见尔垂髫学数钱。
蟠螭宛转谩承楣,东序西厢只废基。终与建章同圯坏,浪言神力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