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连月彩,列炬映星芒。爱客方投辖,徵歌复绕梁。
更寒听漏永,坐洽引杯长。不醉应难寐,相看喜欲狂。
猜你喜欢
自尔来鸣铎,诸生庆拔茅。烧兰淹夜酌,馔玉出中庖。
月向芹宫照,花因火树交。主人情未已,促席句同敲。
凭阑多夜色,入座况春风。客里芳心并,人间乐事同。
诗成俱倚马,笔落总如虹。更仗杯中物,相酬慰转蓬。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méng)胧(lóng)。
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bàn)惹(rě)春风。
晚上恋人相会在花前月下,可很快就结束了,痛恨那些阻止我们的理由。酒醒之后,美梦断了,花儿谢了,月亮也有些黯然失色。
花开不败,月亮也会升起,我们的心思也会永远一样。这个时候,多希望我是杨柳的枝叶,这样就可以一直和春风相伴随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苦恨:甚恨,深恨。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
绊惹:牵缠。
词表现了不甘屈服于邪恶势力的美好爱情,表现出不幸命运中心灵的高贵、圣洁,表现出苦难人生中一对情侣的至爱情深,堪称爱情词中的千古绝唱。
全词从上片的悲怆沉痛转向下片的美好期待。心灵升华,笔力不凡,波澜起伏,感人至深。词中用“花”、“月”的形象贯穿而成,既写了“花前月下”的相恋,也写了“花谢月朦胧”的爱情受阻,还写了“花”不尽,月无穷的美好祝愿。随着花月意象所呈示的象征意义的流转,词人情感精神所经历的曲折变化也凸现出来。
起首一句缅怀昔日两人相恋的幸福情境。花前月下相逢,原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句中插入一“暂”字,便暗透出一丝悲意。次句进一步点出恋人隔绝、欢会难再的现实。“苦恨”二字叠下,足见词人痛苦之深重。接下来“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用比兴的手法,喻说爱情受阻的现实。“酒醒”,有“愁醒”之意。“梦断”,喻往事已成空,而“花谢月朦胧”,则见证昔日美好爱情的春花已经衰谢,明月已经黯淡,竟成为情缘中断的象征。“何况”二字,强调好事难成,不仅写恋人隔绝,而词情因之倍加悲怆沉痛。
过片以千钧之力,从悲怆沉痛中陡然振起,将词情升华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花不尽,月无穷”两句是对偶,用比兴:花不尽,是期愿青春长;月无穷,是期愿永远团圆。紧接着,迸出“两心同”,则是坚信情人与自己一样对爱情忠贞不渝。由此可见恋人之间的离别,决非出于心甘情愿,实有难以明言的隐痛,则爱情实为横遭外来势力之摧残可知。衰谢了的春花再度烂漫,而且永远盛开;黯淡了的月亮再度光明,而且永远团圆。这是美丽的幻境,也是美好的期愿,这些要升现词人破碎痛苦的心中,需要的正是“两心同”这种极大的力量。如果没有对情人无比的爱和最大的信任,是决不可能产生这种精神力量的。作者《千秋岁》词云“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可以注解“两心同”的深刻意蕴。“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词人把甘为挽回春天即挽回爱情而献身的意愿,寄托结笔这优美的比兴之中。
综上,此词通过叙写一段横遭挫折的爱情,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也表现出一种美好期望不断升华的向上精神。宋晁补之评张先曰:“子野韵高”,乃深透之语。
忆尔东归日,长为吴会吟。春觞临水曲,夜棹入山阴。
结侣游能数,逃人去转深。兰苕如可折,莫惜寄云林。
先生老作宜州鬼,谁与一瓯注深汤。
至今捧看双井碗,犹带是翁书传香。
溪冷浣花宗武哭,池荒梦草惠连愁。
行人犹说春风夜,灯影书声共水楼。
剑城老人年八十,间酌剑池研墨汁。秋风悠忽起毫端,龙翔凤舞湘灵泣。
昔曾许我烟雨万竿图,一竿未作俄云殂。荒烟几见暗宿草,暮雨空闻啼鹧鸪。
唐君何从得此幅,使我观之动心目。抱负徒存晚节坚,奔驰已愧尘襟俗。
此图欲买千金难,且解腰下青琅玕。还君九千九百九十馀九竿,分我一竿伴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