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作楚乡客,我为吴会吟。别离在造次,杯酒更相斟。
鸟逝清泥浦,猿啼白石林。感兹无限意,引领各沾巾。
猜你喜欢
春山送行子,春草惜离觞。不尽孤云意,徘徊古道傍。
望望荆门晓,悠悠郢树苍。此中满高咏,迟尔寄江乡。
迢遥巫山阳,曾伫神女节。君今过此地,坐见綵云灭。
葳蕤瑶草芳,窈窕翠华结。为我一致之,沉念紫烟别。
于肃君子,既令厥德。仪服此恭,棣棣其则。咨余小子,既德靡逮。
曾是车服,荒嫚以队。明明天子,俊德烈烈。不遂我遗,恤我九列。
我既兹恤,惟夙惟夜。畏忌是申,供事靡惰。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顾我伤队,爵复我旧。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
司直御事,我熙我盛。群公百僚,我嘉我庆。于异卿士,非同我心。
三事惟艰,莫我肯矜。赫赫三事,力虽此毕。非我所度,退其罔日。
昔我之队,畏不此居。今我度兹,戚戚其惧。嗟我后人,命其靡常。
靖享尔位,瞻仰靡荒。慎尔会同,戒尔车服。无媠尔仪,以保尔域。
尔无我视,不慎不整。我之此复,惟禄之幸。于戏后人,惟肃惟栗。
无忝显祖,以蕃汉室。
寒窗倦局促,兹晨脱樊笼。远随伐木伴,旸谷舒孤踪。
奇峰发高兴,迤逦缘霜丛。沃咽有山果,爽袂来天风。
是时雨初霁,心赏超鸿濛。
浪影龟纹皱。蘸平烟、青红半湿,枕溪窗牖。千尺晴霞慵卧水,万叠罗屏拥绣。漫几度、吴船回首。归雁五湖应不到,问苍茫、钓雪人知否。樵唱杳,度深秀。
重来趁得花时候。记留连、空山夜雨,短亭春酒。桃李新栽成蹊处,尽是行人去后。但东阁、官梅清瘦。欸乃一声山水绿,燕无言、风定垂帘昼。寒正悄,亸吟袖。
开头“浪影”三句。此言词人伫立在赵府的窗前向外眺望,窗下有一条河水流过,河面被风刮起了龟版纹,远处天水相接处飘起了一缕野烟;河岸两旁长着水灵灵的花草,艳红如醉,青翠欲滴。“千尺”两句,再述远近景色,并点出小虹桥。言“小垂虹”像彩霞般地横卧在河面上,远处山峦起伏犹如屏风般地簇拥着这如画似的锦绣地。“漫几度”一句。此言垂虹胜景多次引起过往的江浙客船中行人们的一再回首,赞赏不已。“归雁”四句,续赞如画美景。“归雁”,雁本为江湖自在野禽,这里借喻归隐之士。此言归隐者大可不必去五湖中寻觅归隐之处,而是留在这儿就可以归隐快活了。词人说:试问在这一望无涯的河上捕鱼的人,知不知道处在这无忧无虑之境,听着那樵歌悠扬,这种牧歌式的生活是多么快乐、隽永啊。
下片“重来”三句。言他这次是旧地重游,时逢又一个桃红柳绿的春天。词人说:记得上一次我曾与你(赵令君)去郊外荒亭里饮酒作乐,共听四周围寂静的空山上发出淅淅沥沥的夜雨声。“桃李”三句,从眼前景,并联想到世俗之见。上“桃李”两句,用唐刘禹锡“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句意境。此言词人见到桃李树已经浓绿成荫,树下也有了人们采摘果实时踏出来的小路,说:这些桃李树都是我上次离开后才栽下的呀。他又见东阁边的一株老梅树,依然清瘦如许,默默无闻地悄立一旁,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三句以对比手法暗喻世俗之人都有一种趋炎附势的偏见,他们大多捧“桃李”而轻“官梅”,即投靠得势之人而冷落清高落魄之君。这种思想致使梦窗立身处世多与时人不合,所以他才会布衣一生,“白衣傲公卿”。“欸乃”两句。言室内燕儿无声,帘子无风直挂不动,室外山青水绿,风光明媚。突然间传来了一声高亢悦耳的渔歌声,在这极静的境地之中词人更觉得这渔歌声入耳动听。“欸乃”一句,直接抄用柳宗元《渔翁》诗原句,但用在这儿却显得天衣无缝。“寒正悄”两句,回到首句词人立在窗前的镜头上。言时已近晚,春寒料峭偷偷袭来,词人倚立窗前赶快垂下长衫的衣袖抵御寒气。“亸”,下垂貌。全词首尾衔接,一气呵成。
深红浅紫碎罗装,竹树阴中独自芳。已伴白莲羞远供,款陪黄菊荐陶觞。
往事知何许,分明一梦真。未亡怜弱女,永殁痛慈亲。
垂老家偏索,馀生业更贫。相依惟弟妹,此别更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