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十六峰西,曾为梅花醉似泥。
今日偶题题似着,屋檐斜入一枝低。
猜你喜欢
小寺鸦鸣日午时,无人同趣独支颐。慇勤为注铜瓶水,只篸横斜一两枝。
岸树低攲一雪馀,此花风韵更清姝。江亭独倚栏干处,日影描窗作画图。
倚赖春风压众芳,枝枝灼灼烂生光。向来子美知如此,可是无心赋海棠。
春风并力著寒梅,一半先开笑未开。我亦悠然动清兴,欲题凡韵辄徘徊。
秋泊禅扉夜,清吟入兴频。
风生水鳞甲,云放月精神。
禅有机锋祠,诗无句法新。
旧题寻不见,吹遍壁间尘。
美人出南国,文采并娴都。风云一朝会,联步起天衢。
伯也空冀北,叔兮照三吴。何异同根桂,分庭各敷腴。
春风会京邑,闾里增欢娱。联芳世所羡,况此一岁俱。
峨峨双桂堂,丽榜辉新图。清芬既不异,茂干宜相扶。
昔闻云间陆,亦有眉山苏。往迹炳如在,师贤在吾徒。
皇风发雅奏,金石间笙竽。愿附棠华咏,千秋扬令模。
古木卧平沙,摧残岁月赊(shē)。
有根横水石,无叶拂烟霞。
春至苔(tái)为叶,冬来雪作花。
不逢星汉使,谁辨是灵槎(chá)。
一棵古树横卧在沙地之上,它备受摧残树龄已经老大。
树根横穿进石缝中寻求水分,也没有叶子来拂动烟霞。
春天到了枝上滋生苔藓当叶子,冬天枝上落雪如开花。
没有遇到银河的使者,谁能辨认出这就是上天的木筏?
参考资料:
1、彭国忠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4-5
平沙:指广阔的沙原。岁月:年月。泛指时间。赊:久远。
水石:指流水与水中之石。烟霞:烟雾;云霞。
春至:春天来到。
星汉:指天河,即银河。灵槎:能乘往天河的船筏。槎:木筏。
此诗首联上句直接从正面破题,下句承写诗题中之“古”字,一“赊”字形容年代久远,是对“古”字的申写,同时总起全诗。次联主要具体描写古木的卧姿。一“横”字暗暗点题。三联上句承写二联下句的“无叶”二字。此联从不同的时间角度描写古木,不言古木无叶无花,而言其春以苔为叶,冬以雪为花,极其巧妙灵动,得艺术辩证法三昧。然而,无论春夏秋冬,古木始终无叶无花,毫无生机,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古木又有何用?这便逗出末联作一突起,指出此木乃良材,只可惜不遇伯乐而已。此联在这一表层意义的背后,蕴藏着作者的寄托,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赏识,以有所作为的迫切愿望。
此诗产生的时代比较早,八句,与一般试律诗的六韵十二句略不同,为后人提供了有唐早期试律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