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将微喘度龙荒,尚有寒冰苦未尝。却怪老僧愁不死,殷勤先问耐愁方。
猜你喜欢
野兴怜诗逸,春酲要酒扶。登临同俊哲,笑傲不羁孤。
日落金霞卷,江翻雪浪铺。闽山又寒食,何日到东吴。
燕月黯,楚云长。练秋光。歌捉搦,舞伊凉。縆湘弦,捐汉佩,醉千场。
星怒角,斗垂芒。梦飞扬。哀野哭,搅刚肠。中贤人,辞酷吏,卧江乡。
为忆长安烂熳(màn)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烂熳:同“烂漫”。
龙山:据《晋书·孟嘉列传》载,九月九日重阳节,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这首咏菊诗所吟咏的并不是开放的花朵,而是生长之中的菊花。诗人借此以表达思乡之情。“”诗人以面对菊花的拟人口吻说道:“为了追忆长安遍处开放的胜景,我把你们(指菊花)移植过来,载满了庭院。”韦庄是长安人,曾漂泊过很多地方,诗词中常表现出思乡之念。唐代长安城中,菊花栽种得非常普遍。黄巢诗云:“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虽非实写,但也是一种间接的反映。后两句“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也是以拟人的口吻,转而对旁边的兰花说道:“不要笑话菊花现在青青的颜色,她们将会在秋天的登高欢会中开放,成为隐逸高洁之趣的象征。”可以看出,此诗实际有两重主题,一是思乡,一是羡慕菊花的高洁不俗。
轻风滴砾动帘钩,宿酒犹酣懒卸头。但觉夜深花有露,
不知人静月当楼。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焦亦任偷。
敲折玉钗歌转咽,一声声作两眉愁。
生平酷爱山,好山宁相远。
知吾入山意,幽致竞牵挽。
信步杖藜轻,升高腰脚健。
小雨著黄落,索索声相溷。
僧窗事事幽,蕉肥野菊曼。
尘市仅隔水,心安即为遁。
有岩瞰清溪,古木郁萝蔓。
前冈连远嶂,万象纷自献。
人生有物缘,参合甚符券。
缘外倘强求,十一失千万。
此地乃天与,一亭吾欲建。
寄言岩下右,为偿把钓愿。
看漠漠纷纷,絪缊缭绕,白昼非烟非雾。紫塞酸风,黄沙苦月,散漫陇云关树。
十丈马头,缁衣化尽,东华旧路。记江南、春景佳时,细逐落花飞絮。
谁把红牙暗度。见画梁簇簇,飘来无数。何处印香痕,爱杀玉弓微步。
日长静对,虚窗弄影,傍着炉香几缕。算人世、弱草轻栖,只合清歌缓舞。
地接丹丘姥岭赊,山盘曲折状如蛇。每因过此瞻双陇,何必从旁置万家。
孝弟本根时润泽,诗书种子日萌芽。到来岂但春秋祀,酌水何妨一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