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从甘泉来,色带甘泉云。今我梦甘泉,悠然得我心。
忆子从予游,十五映青春。予今各老大,卓立冠乡宾。
不远四千里,访我憩新泉。倏尔告还山,了此儿女缘。
江风与江月,赠子吟弄船。
猜你喜欢
尔自髫{上髟下令}年,期已领鹗荐。
两浙多贤豪,论交皆北面。
徊翔逾几春,尚未输夙愿。
匪无才与猷,良乏明时眷。
力田逢少年,处囊陡尔见。
事绩炳寰区,声华流海甸。
新泉亦甘泉,东海即南海。须识两泉源,方知四海水。
四海尚且同,人心何彼此?临流饯弟归,静学泉水止。
亦知母病已危哉,刲股还看病可回。股痛何如心痛苦,儿身元自母身来。
襄州参议真豪杰,熟视华途嬾著鞭。
夺得鸾篦花里活,皎如玉树酒中仙。
才高狗监无人荐,句好鸡林有客传。
老去眼边亲旧少,津亭少为系归船。
产破身穷为学儒,我家诸表爱诗书。严陵虽说临溪隐,
晏子还闻近市居。佳句丽偷红菡萏,吟窗冷落白蟾蜍。
闲来共话无生理,今古悠悠事总虚。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jiǒng)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yù)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làng)苑有个人忆。
梅花开枝头,枝头花影稀疏、花色浅浅,那天真自然的颜色何人能与之媲美?东君统领下的百花颜色绚丽、身姿百态,却无一株能有梅花之神韵,实乃可笑呀!梅花生长于水边,迎雪绽放,不借春风之力便能肆意绽放。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其品格超凡入圣。
还记得它曾经迎寒自开,被那梦醒后的佳人隔窗轻摘,插戴鬓边,是何等的荣耀。现在虽然飘泊天涯,形体消瘦,但风韵仍不减当年,依然冰清高洁、傲骨无双。不管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寒月,都未能欺侮得了它。不如远离这尘世喧嚣,归入山林,至少仙宫中还有个人在想念它。
参考资料:
1、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东君:司春之神。
篽:禁苑。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标格:风范,风度。阆苑:传说中在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开头二句写其颜色。“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骨清”二句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漂泊”二句以人拟物,言梅花虽然漂泊天涯,形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万里”三句是说,不论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表现出梅花的坚贞。“不如”二句借花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细读词之下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虽然是在写梅,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身来年少今老翁,随身不去只有穷。
请君与我共看镜,岂复平生冰雪容?
秋霖暗天瘦日色,满掇黄花当朝食。
何人哀饭问子乘,穷里逢君自为客。
空山冻吟只自奇,故人之外谁相知。
今年相从岂不好,安得到老长追随?
喜君诗思未渠薄,秋後花鹰兔边落。
惭我短才涩欲无,霜余水涧流还涸。
君游宣溪何日来?愁城封闭待君开。
定知此走脱寒谷,领取阳春一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