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遥看兔耳山,归程又复度榆关。蘼芜欲茁冰初泮,桃李未开春巳阑。
扑扑黄沙欺黑帽,翩翩白日换朱颜。留连不尽东风意,客邸痴儿正望还。
猜你喜欢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bìn)时。
人杳(yǎo)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凭将扫黛(dài)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秋风正浓,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飞,惟恐落后。而自己有家难回,犹白骑着瘦马,一年又一年,迤逦在古道之上,让西风扑面而来。
离人杳无踪迹,佳人愁思依依,再无心情寻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闺中,任凭月落乌啼。无聊之极,随手闲拂窗前月光,想起这月光也正落在离人身上。
参考资料:
1、田萍.《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年04月:第292页
2、闵泽平.《纳兰词全集》:崇文书局,2012年03月:第270页
帖:即贴,靠近,贴近。次第:依次。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杳杳:渺无音讯的样子。依依:恋恋不舍。扫黛:扫眉,即画眉。古代女子以黛描画,这里指闺中妻子。
该词转进层深,深婉动人。“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深秋季节,北雁南飞,排成行列,总是怨恨归去太迟。而大雁能够自由南飞,出使边塞的人却不能回家。“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马是瘦马,道路不是坦途,而是关山道,季节是萧瑟的秋天。词人这是在堆积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词的上片,前二句云秋深而北雁南飞,犹怨归迟,一层;雁可南归而人却难归,一层;后二句再翻进,人已难归,偏又逢瘦马关山,西风扑鬓,又为一层。词的下片明写愁思,一层;而偏于杳杏依依之日闻乌鸦之啼声,一层;最后抬头同望一轮明月,又将思乡情感推进一步,又一层。
该词手法向称巧妙,层层递进翻转,最后以月牵和,相思深处,婉转动人。
严寒动八荒,藾藾无休时。阳乌不自暖,雪压扶桑枝。岁暮寒益壮,青春安得归。朔雁到南海,越禽何处飞。谁言贫士叹,不为身无衣。
与君二纪前,看花逐年少。逢君二纪后,解组去京兆。
君今如冥鹏,我如笼中鸟。岂不念俦侣,羁迹徒悄悄。
六月奋图南,谁道南溟小。君若归浮丘,肯访樵云峤。
湘滨来五度,才得一登临。片片江帆影,重重岳树阴。
碑赊三日读,僧向六朝寻。欲续传镫事,斜阳下碧岑。
燕台累黄金,上欲招儒雅。贵得贤士来,更下于隗者。
自然乐毅徒,趋风走天下。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
燕台高百尺,燕灭台亦平。一种是亡国,犹得礼贤名。
何似章华畔,空馀禾黍生。
朝事不入耳,入恐滞眉端。君子自为敌,小人能即安。
牛李横角抵,洛蜀竞崩湍。未必深山内,闻歌行路难。
挥手元龙客思遐,十年豪气共天涯。愁深白下三秋月,梦入朱明万树霞。
卧榻经年闻帝座,支机何处问仙槎。乐游原上飞霜色,惆怅离心折暮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