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读寄来诗,今日相逢是旧知。沧海尽能容濩落,华山何必问希夷。
长松强项霜凝野,翠竹摇头月满池。休问当时王谢燕,滔滔流水自东之。
猜你喜欢
客尝疑西伯,何至羑里辱。
瞽鳏虽父子,尚脱井廪酷。
昏主虽圣臣,飞祸安可卜。
致命遂其志,虽穷不为戮。
一昨城北遨,得兴起我病。梅岭识霜林,枫江认烟艇。
深行忆畴昔,冥搜吝俄顷。西瞩列仙家,东睇老禅径。
不闻迁莺声,但见行雁影。再读贻我篇,思与云路永。
骚首何须更问天,此心灰尽不重然。
休将琐琐尘寰事,换我山中枕石眠。
尽忠尽孝己操权,莫信人言事在天。若到临时牵一念,平生气节总徒然。
故人情意重,问我近何如。庭月供閒步,瓶花伴索居。
排愁时弄翰,护目节看书。自愧无雄志,蹉跎任岁徂。
宝胜千春字,琼樽九酝香。六宫齐上寿,地久配天长。
欲逐(zhú)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gū)城落日边。
将要追随将军去攻取右贤,战场上纵马飞驰奔向居延。
悬想汉家使者在萧关之外,定愁见孤城独立落日旁边。
参考资料:
1、邓安生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236-237
逐:追随。取:俘获。右贤:即右贤王,汉时匈奴族对其贵族的封号。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沙场: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走马:骑马疾走;驰逐。居延:古边塞名。遗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遥知:谓在远处知晓情况。汉使:此指韦评事。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为自关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冲。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
此诗前两句“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热情鼓励友人从军,杀敌立功,写得很有气势,表现了昂扬向上的情调。这些豪迈激昂、慷慨雄壮的诗句,极具浪漫色彩,颇为震撼人心,既是对边塞将士的高度赞颂,也是诗人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后两句“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则把笔锋一转,写塞外萧索悲凉的景象所引起的思乡愁情。其中“孤城”“落日”两个意象形象生动地展示出一片雄阔的景象,同时也描绘出边地的荒凉。其意境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甚为相似,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全诗这种突转笔锋的写法看似突兀,但作者把从军者立功边塞和思乡怀归这两种特有的心理统一在这首小诗里,用笔凝练,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给人以一种悲壮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