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昔日谒椒房,袖惹天家万寿香。更待数回花甲转,重来拜献九霞觞。
猜你喜欢
蒙松睡眼熨难开,曳杖缘溪啄紫苔。
偶见群儿聊与戏,布衫青底捉将来。
旋买耕牛卖宝刀,草庐新结近东皋。贫无官府心常乐,閒为交亲菜自薅。
卧虎城危斜日映,洪洋山浅白云高。蹇驴不怕傍人笑,时趁黄鸡醉浊醪。
孤城惨淡临寒水,战马不收眠陇底。
戍鼓吹角夜迢迢,霜月徘徊梦惊起。
遥知横槊兴方新,绿入沙场细草春。
憔悴谁怜苏季子,貂裘空复敝黄尘。
西湖花月地,樱笋熟,鳜鱼肥。记粉袖银筝,青帘画舫,烟柳春堤。
惊风一朝吹散,叹西兴、兵火渡人稀。白发龟年尚在,青山贺监重归。
恰相逢紫蟹黄鸡。犹唱缕金衣。奈狂客愁多,秋娘老去,木落乌栖。
无情断桥流水,把年光、流尽付斜晖。世事浮生急景,道人抱膝忘机。
山立起平案,松偃卧枕冈。尚怜桃靥小,已见麦头昂。
检事关兵气,逃禅入醉乡。平生江海兴,一棹付慈航。
人间道路江南北,地上风波世古今;
春日客途悲白发,给园兵燹废黄金。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黍(shǔ)稷(jì)何郁郁,流波激悲声。
菱芡(qiàn)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乘渚望长洲,群鸟讙(huān)哗鸣。
萍藻泛滥浮,澹(dàn)澹随风倾。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好兄弟几个一块出来,把车子赶到西城门外。
广阔的田野已被开垦,无数的水渠成队成排。
谷子和高粱多么繁茂,淙淙的渠水真有气派。
菱角鸡头米盖着绿水,芙蓉的红花笑逐颜开。
柳枝披垂立一道绿墙,轻轻把池子环抱起来。
登上了小渚远望大洲,听一片鸟鸣心头畅快。
浮萍和水藻池中飘满,风吹着它们东倒西歪。。
观此景叫人闲适无愁,长久的美情难以忘怀。
参考资料:
1、余冠英.三曹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二版):33
2、张可礼宿美丽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68-70
玄武陂(bēi):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了训练水师,在邺城西南开辟玄武池。陂,堤岸。兄弟:指曹丕、曹植等人。西城:指邺城之西门。
互相经:互相交通。经,经过。此为交叉之意。
黍稷:泛指农作物。黍,黄小米。稷,高粱。郁郁:茂密的样子。激:水流因受阻而腾涌、飞溅。悲声:动听的响声。
菱芡:水生植物菱角和鸡头,皆可食用。芙蓉:荷花。丹荣:红花。
荫:树荫。
乘:登上。渚: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洲:水中的陆地。讙:喧哗。
萍藻:水生植物浮萍和藻类植物。泛滥:广阔的样子。一作滥泛。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倾:倒。容与:舒缓安适的样子。千秋情:永恒的友谊,此或仅指兄弟手足之情。
这是一首记游写景之作。此诗用直叙的方法,写诗人同弟弟行游玄武池时所看到的景物和愉悦忘忧的心态。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两句点明出城行游一事和行游的地点。人在野外观赏景物时,一般都是由宏观到微观。“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两句写在邺城西面宏观看到野外宽广开阔的田地和纵横交织的河渠。接下去,从宏观到微观。“黍稷何郁郁”一句由“野田广开辟”一句而来,写田野里庄稼茂盛。“流波激悲声”一句由“川渠互相经”一句而来,写流水发出动听的声响。“菱芡覆绿水”以下八句,由写田野、河渠转向写玄武池的各种景物:菱芡、荷花、垂柳、萍藻,叶绿花红,枝繁叶茂;池中绿水随风动荡,长洲上的群鸟在欢快歌唱。在诗人笔下,玄武池之美景令人神往:田野广阔,庄稼茂盛;池水交错,波涛汹涌;绿水红花,柳荫照水;萍藻泛滥,众鸟喧哗。形象鲜明,有声有色,生动具体,写出了玄武池的美丽和勃勃生机。如此之美景,足以使人忘记忧伤,沉浸在欢畅之中。最后“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两句,由景及情,自然地收束了全诗。
此诗虽属游宴诗,但同建安时期的其他游宴诗相比,却有不同。它没有涉及宴乐,而是用自然的语言集中描写田园景物,具有后来田园诗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