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为幕玉为觞,鹦鹉留题倚鹔鹴。三载蒯缑萧索尽,从君拂拭吐寒光。
猜你喜欢
石梁新雨滑生苔,斸药多因置酒材。山下杪秋无客到,松梢鸣鹤讶人来。
落日照高楼,凉风吹白苧。江山旧苍郁,极目尚可睹。
江山虽如故,周京已禾黍。主人播西东,关山行路阻。
侧耳闻杜鹃,终宵啼逆旅。故园不可巢,新巢岂终古。
何来骤风雨,飘摇肆其侮。桑土尚可彻,空牢尚可补。
美人天一方,眷然怀顾汝。泪血洒厓山,孤魂尚何主。
长鲸浪喷天,聚蚁纷无数。挽弓向蜗国,牵牛祭豺虎。
野鬼哭黄昏,战血流江渚。哀猿啸山皋,惊鸿鸣泽浦。
我向故园行,草蔓荒烟聚。安得猿臂弓,射石没矢羽。
白水起真人,箕尾赉良辅。女织与男耕,鼓腹复含哺。
我怀日以长,我思日以苦。试作今昔歌,悲吟江之浒。
燕咒东风竹生笋,迟日帘栊人意静。卖杏已闻巷口声,落梅犹堕林梢影。
柳线作暖榆钱冷,昨夜碧桃开露井。游女如云珠贴巾,钿车一路碾香尘。
春至春迟春归急,落红吹雨沾衣湿。待欲留春留不及,极目天涯芳草碧。
数声鶗鴂增呜咽,蝴蝶呆向空枝立。昨日杨花今日萍,东君何苦太纷营。
日落沧(cāng)江晚,停桡(ráo)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diàn),深山尚禹(yǔ)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夕阳隐没苍茫的江水,天色已晚,停船探问当地乡俗土风。
城楼面临着古代的子爵巴国,高台乃是那湮没的蜀汉王宫。
这荒远地区仍属周朝的领域,深山里至今推崇大禹的丰功。
山岩陡峭好像青青墙壁中断,地势险峻下临清碧江水流通。
高大的古树挺立在白云边上,归来的船帆出现在浓浓雾中。
水行的旅途一去便无限遥远,旅客的愁思因此更无尽无穷。
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6
2、王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72-73
沧江:泛指江水。土风:乡土歌谣或乐曲。
巴子国:古国名。汉王宫:指永安宫,蜀汉先主刘备卒于此。
周甸:周朝甸服之国,意指周朝的领域。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绩。
青壁:青色的山壁。
古木:一作“古树”。云际:云中。言其高远。
坐:因为。
根据诗题,此诗应为怀古诗,其实称之以“旅游诗”可能更恰当。此诗描写了这位年轻的西部人第一次进入中国中心区域(虽然仅在南方边缘)的旅程。他不断地回顾“巴”(四川),细心地寻访“周甸”(不包括四川),寻访“禹功”所覆盖的地区。他反复提到那些广泛的地理名称,仿佛这些名称本身就具有某种神奇的意义。他为这些地区的历史和古迹所倾倒。他在白帝城怀古,所缅怀的既不是历史事件,也不是盛衰过程,而是集中于与中国文化的中心区域相联系的古迹本身。
由怀古而产生的忧伤很容易转换成孤独及思乡的情绪。与较老练诗人的修辞练习不同,陈子昂这首诗更多地与情绪的激发有关,而不是与技巧有关。他的旅行诗并不像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的同类诗,而更接近李百药的诗。诗中对句的排列比王勃、卢照邻的诗较不板滞。他的风格离开骆宾王的风格更远。骆宾王的怀古旅行诗用了高度矫饰的语言,即使最真诚的感情也会黯然失色,从而彻底破坏诗的情调。
陈子昂描写自然景物的对偶句不似上官仪那样复杂,可是在这首诗中,这些对句也一铺到底,破坏了诗篇的流畅。此外,诗人还隐喻性地运用动词描写直观景象,表现了宫廷诗的一定影响。
松下门开入翠微,草香花气袭春衣。山中深僻无人到,自有閒云共鹤飞。
劳骨不遑席,脂车迫东驰。晴日照大野,去去从此辞。
相送蒲河阴,感激潜酸嘶。恋景重须臾,念当生别离。
我有数行泪,欲堕还自持。死化桑下蚕,吐君衣上丝。
生同比翼鸟,夜夜长相思。生死如浮云,素交山不移。
信步过高岗,随僧到上方。
泉浸松迳润,风出稻畦芗。
地险人谁问,山深屋亦藏。
惜无碑可考,创立自南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