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合浦守,忧虞四峒侵。遣兵常选锐,檄誓重兼金。
自拟风雷并,终然杀气寻。以兹内愤郁,秖恐久陆沉。
设险仗尊俎,连云控紫岑。门开千嶂合,背堑一江深。
绳乱费觿佩,鱼游悲釜鬵。共销渤海剑,更湿黄陵襟。
畬火催村鼓,夷歌杂暮砧。巾袍辞俚制,言语效华音。
社鬼儿童舞,山花妇女簪。竞输公邑税,还识长官心。
生意动春水,危樯出远浔。欃枪星陨石,榆柳市成阴。
飞盖夏初热,行看日在参。清樽销旅恨,微雨洒疏林。
筑室古多议,苞桑力可任。岂惟防草露,亦惧竭锤针。
戍将身皆胆,使君旱作霖。恩波扬海北,宁复数蹄涔。
猜你喜欢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jīng)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tán)槽出塞声。
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青衫犹是鹓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已剑阁门外白发满头。
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
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
参考资料:
1、马世一.古诗行旅宋辽金卷:语文出版社,2014.08:253
憔悴:忧貌。青衫犹是鹓(yuān)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鹓行:指朝官的行列。剑外:唐人称剑阁以南蜀中地区为剑外。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晚上敲击巡更。
檀槽:用檀木做的弦乐器上的格子,这里指代军乐。
诗的一、二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意犹未足,于是再申两句——“青衫犹是鸩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青衫”,唐代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宋代因袭唐制。陆游早年在朝廷任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官,都是正八品,所以说“青衫”。“鹓行”,又称鹓鹭,因二鸟群飞有序,喻指朝官的行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身上穿的还是旧日“青衫”,那也就含有久沉下僚的感叹。“剑外”,指剑阁以南的蜀中地区,此处即代指当时陆游宦游的成都、嘉州等处。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同时,第三句又回应了第一句,第四句又补充了第二句,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所以卢世灌说“三、四无限感慨”(《唐宋诗醇》引),倒是颇能发掘诗意的。
诗的前四句从叙事中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五、六两句转为写景——秋天,古堡上的旌旗在秋风中飘拂,笼罩着阴郁惨淡的气氛;夜深了,城头上巡更的刁斗声清晰可闻。这显然是一个战士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古戍旌旗,高城刁斗,无不唤起他对南郑军中戎马生涯的怀念和向往。这一联虽是写景,却是诗中承上启下的枢纽,所以接着便说“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檀槽,用檀木做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格子,诗中常用以代指乐器。《出塞》,汉乐府《横吹曲》名,本是西域军乐,声调雄壮,内容多写边塞将士军中生活。诗人壮心虽在,欲试无由,惟有寄托于歌酒之中。尾联两句再经这么一层转折,就更深刻地反映了他那无可奈何的处境及其愤激不平的心情,也刻画出诗人坚贞倔强的性格。
全诗跌宕淋漓,有余不尽之意,体现诗人七律造诣之深。
海门天所辟,潮汐几㫪撞。红吐三竿日,青吞万里江。
鲸波浮井邑,蜃气湿
五羊秋,二□愁。倚鞍悲落日,解笠叹枯丘。嚣佗岂是寻常物,陵律空贻万载羞。
看花随柳湖边去。似邂逅、水晶宫住。刘郎笔落惊风雨。酒社诗盟心许。
玉关外、不辞马武。便好展、云霄稳步。郴江自绕郴山路。欲问功名何处。
少日功名蹉跌过。老去还将那。楚台风采竟如何。堪恨笔端无力、挽颓波。
澄清四海男儿事。李范今谁是。曾看舞袖笑郎当。请公当筵自问、短和长。
日饮长江水,谁知江上心。烟波渺无极,只为别离深。
几见秋风来,坐念岁月改。
宫蕉泣白雨,孤愁越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