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念儒臣,眷养良独厚。解带食天厨,日赐黄封酒。
饮食贵有节,适时乃无咎。昨诏酒云止,曰兹炎暑候。
岂惜曲糵费,狂药恐作疚。周书戒崇饮,圣诰垂不朽。
嗟彼八达徒,沉酗良作丑。宁为摄生谋,不问中圣否。
皇恩浩如天,欲报惭何有。
猜你喜欢
圣皇体天敷庶政,饮酒亦欲顺时令。词林气候栗冽时,黄封日赐驱寒威。
盛夏骄阳正炎赫,斯时饮酒当知节。以兹特诏光禄官,天厨芳醑暂停颁。
非若楚王慢贤哲,醴酒不为穆生设。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yú)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bìn)丝吹老。牧马长嘶(sī),征笳(jiā)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yǔ)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qiáo)悴(cuì)后,非复酒垆(lú)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无情的野火,趁着阵阵西风,烧光了天涯芳草。冰天雪地里再次来到边塞,鬓发染霜,我已被寒风吹老。牧马长嘶,胡笳乱鸣,一并闯进我忧愁的怀抱。定然知道今天晚上,我这个庾信般多愁善感的诗人,会瘦掉多少。
即便是脑满肠肥的过去,尚且难以消受,这里的荒烟落照。更何况司马相如早已憔悴,不再有当垆卖酒的风流格调。回乐峰彻骨寒冷,受降城如此僻远,思念家乡的梦儿夜夜萦绕。登高凭栏,四野茫茫,不由百感交织,只能向着远方,发出一声清啸。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注:岳麓书社,2005.1:第137页。
百字令:词牌名,即念奴娇。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汉儿村: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境内。榆塞:榆关,即山海关。“牧马”两句:汉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庾郎:北周诗人庾信。他身经丧乱,作品饱含愁思,曾作《愁赋》。
脑满肠肥:不操心的人,吃得饱,养得胖。文园:指司马相如。酒垆风调: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曾和妻子卓文君在酒店当垆卖酒。回乐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受降城:有三处,这里泛指边塞。
上片写塞上萧瑟荒凉之景,再借用多愁多病的庾郎典映自己,表现词人心中绵绵的伤感情怀。
下片进一步渲染愁怨之深,以“便是”“何况”步步写来,层层烘托,一咏三叹,婉转曲折,并以“文园憔悴”的典故突显了此刻的乡愁,感情所至,情韵深挚,自有扣人心弦的力量。
全词除了抒写远在边关的征夫怀人思乡的愁情外,还把“脑满肠肥"、“五陵公子”和“文园”、“庾郎”(也是作者自况)对比,为才人薄命痴儿多福而不平。
玄兔与龟兹,年年为出师。宝刀行有赠,银甲解无期。
扬帆捉日本,披图斩月支。不能殉国难,何用说男儿。
雁浦凄霜,鸽原泣月,已矣重泉闭。值露晓窗清,雨夜灯残,遗稿遍翻,吟魂待慰。
想到千秋,虚名饭颗,寂寞终无味。便剩梧桐半死,棠华孤放何为。
生生世世,谈休易、空作来因计。更不忍搜他,残章断句,几多墨迹,涂污细碎。
纵傍池塘,赋成春草,梦也难成睡。怕更吟,看付与、微云秦七佳婿。
伊昔陶唐氏,垂衣贵无为。所存昏垫忧,焉知宫室卑。
土阶一何陋,荒芜任茅茨。虽云三尺崇,足仞千载基。
陟降趋四岳,摄升朝百揆。雍容揖让间,庶绩皆咸熙。
彼昏琼其台,惟狂瑶其池。乱阶一以启,颠踬良在兹。
吾闻大圣人,广居宅八陲。礼门既大辟,义路亦载驰。
居处虽俭素,德业乃巍巍。勖哉后来人,可以为箴规。
北使朝京阙,东淮领计台。
舟师虽夙戒,顿食更频催。
州县愁劳费,风霜困往来。
和盟终不赞,旧好政无猜。
女几知君忆,春云相逐归。草堂开药裹,苔壁取荷衣。
老竹移时小,新花旧处飞。可怜真傲吏,尘事到山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