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肃烟收海宇宽,追随高阁兴交欢。云间羡尔飞凫舄,席上惭予赋鹬冠。
露入芙蓉凝晚翠,菊浮鹦鹉溢新寒。不妨饮兴归来缓,夹道山花带月看。
猜你喜欢
登高有约乃相违,故遣村船逆上溪。
寺与松篁元不隔,路经蓬萑却成迷。
数君放逸仍怀古,老我悲凉况哭妻。
郑重莫逃鸡黍社,又随新月共扶藜。
将军逸兴浩无涯,翠幕凭高览物华。己命分弓催绿酒,更烦飞骑送黄花。
孤城夕照明双塔,极浦澄波映万家。尽醉不知归路远,西风楼堞有吹笳。
时艰谬典属,遂堕讥谗中。言者傥易地,吾誉超吴蒙。
十年忝高位,砥道如蚕丛。世屯际颠危,遑恤自谋工。
衰病不得息,矧欲巢云松。金瓯作孤注,愚虑羞从同。
皲手理纷丝,凡百嗟蒙耳。外侮既沓至,惟口虞兴戎。
固圉抉樊篱,谁欤郭令公。可怜绕指钢,樽俎皆折冲。
力未剸虎狼,况能驯駏蛩。暂期兵祸戢,自治仍从容。
养锐事征伐,安知吾道穷。高远自卑迩,郑宋殊昭聋。
人情骛风影,利刃纷交攻。四至怵投柱,金铄如在镕。
臣罪难自明,藉草诚宜通。新疆但编管,减死嘶边风。
去国限三宿,修途无停踪。昨度庆都山,骑步犹憧憧。
今兹太原道,村醪聆梵钟。登高此佳日,黄华何处逢。
吾睫不自察,明决夫何为。栋压靡怨怒,下瓦频操箠。
辕固述黄老,汉廷留令仪。阨运逮今日,周孔难为师。
何况晁贾俦,挟筴虚千时。穷变通久理,毅力庸起衰。
意歧成枘凿,鱼睨骇新奇。填海鸟何拙,移山愚可嗤。
委随工自了,谁与扶艰危。天心妙转圜,呼吁通神祇。
药阑香露净无尘,病骨空惊坠叶新。驷马欲留寻野径,骊驹归去怅离津。
萸房何用登高佩,桑落偏宜漉酒巾。解赋鸿声与秋色,渚蘋北望正愁人。
满朝泄泄昧先机,误事都归一合肥!天更弃人如敝屣,谁知谋国久宵衣!
可怜剜肉医疮拙,其奈甘心听指挥!细读圣明哀痛诏,始知和议未全非。
孰云北海鱼,乃与东溟异。
适闻达头乾,偶得书尾寄。
枯鳞冒轻雪,登俎为厚味。
向来昧知名,渔官疑窃位。
有如臧文仲,不与柳下惠。
从兹入杯盘,应莫惭鲍肆。
流水泠(líng)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璧(bì)青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流水发出泠泠的声响,梅树的枝桠横在断桥旁的路上。梅花好似雪花飘飞而下,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江南风景画。
想用白璧和青钱将春色买下,可是梅花无价。归来的时候,春风吹过平川旷野,马蹄过后,飘来一股幽香。
参考资料:
1、喻朝刚,周航主编.分类两宋绝妙好词: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09:第475页2、(清)蘅塘退士等编.唐诗宋词鉴赏经典集下: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03:第437页
点绛(jiàng)唇:词牌名,取南朝梁江淹诗“明珠点绛唇”而命名。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双调四十一字,仄韵。泠泠:形容声音清越。断桥:在杭州西湖白堤上。原名“宝祐桥”,又称“段家桥”,唐时称为“断桥”。亚:通“压”,下垂的样子。浑似:简直好像。
璧:古玉器名。平圆形,正中有孔。也泛指美玉。青钱:即铜钱.古代货币。
词的上片写词人看到的画意,其中也透露出春意。虽然“春”字出得很晚,但第一句“流水泠泠”,如鸣佩环的描写,已全无冰泉冷涩之感,从而透露出春的消息。由闻水声过渡到看梅花,是渐入佳境的写法。“断桥横路梅枝亚”中“横”、“亚”二字,双重空间显现,已具画意。而梅之异于百花,唯在其傲干奇枝,迎霜斗雪之姿态,故卢梅坡诗云“有梅无雪不精神”(《雪梅》),可“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绝非凑句,而是烘托突出梅花神韵的笔墨。“飞下”二字写出江南雪的特点,是静谧无声的瑞雪。它成为词中盛开的梅花的极其生动的背景。至此,读者已大有“人在画图中”之感,“浑似江南画”一句恰如其分地点出这种感受。
词的下片即写词人感受的春意,和观梅归来其乐融融的心情。刚刚经历过隆冬的人,会特别觉得春日可爱,那真是有钱难买的。价值连城的“白璧”,毕竟是有“价”的,而春天却是“无价”的。“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二句,还有一层较隐微的含意,那就是“春无价”又意味着“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李白),欲买不来,不买却会来。下句“归来也”三字大有意味。如果用“归去也”三字,那就只能理解为赏梅者兴尽而返。但“归来也”,既可作词人游过归来讲,连上句也可作“春”已归来讲,这一点很关紧要。能体会到这一层,则末二句“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便全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感了。“一点香随马”,造句清新俊逸,它既使读者联想到“更无一点尘随马”,又使读者联想到“踏花归去马蹄香”。然而“马蹄香”只能是春深之境,而“一点香随马”确是早春之意。那暗香追随的情况,非梅莫属。人的心情如何,这里已不言自明。
通过分析可知,仅看到此词“自然”“不事雕琢”是不够的,还应看到词人在驱遣语言的分寸感上所具备的功力。虽然用意十分,但在措语时,词人只肯说到三四分;由于造句考究而富于启发性,读者领略到的意趣却是很丰富的。词的上片主景语,下片纯属情语。不管是写景抒情,都用疏淡笔墨。空白较多,耐人寻味,有如一幅写意的水墨画,也与咏梅题材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