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檐飞度玉丁东,杂佩仙人缓步空。黯黯楚台随暮雨,迢迢银浦下秋风。
无情苦为多情扰,动处生憎静处逢。一夜不成千里梦,转看残月向朦胧。
猜你喜欢
相攻本出忿与疑,能不终讼固已奇。
讼端可窒君试思,岁时邻里相谐嬉。
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鵷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jīng)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tán)槽出塞声。
年轻时蒙君王记起陆游,现如今居边城憔悴哀愁。青衫犹是鹓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依旧是穿青衫位列八品,早已剑阁门外白发满头。
古堡上飘旌旗秋色惨淡,深更夜响刁斗声震城楼。
怀壮志收失地此心未灭,醉梦中闻军乐出塞伐胡。
参考资料:
1、马世一.古诗行旅宋辽金卷:语文出版社,2014.08:253
憔悴:忧貌。青衫犹是鹓(yuān)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鹓行:指朝官的行列。剑外:唐人称剑阁以南蜀中地区为剑外。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用来烧饭,晚上敲击巡更。
檀槽:用檀木做的弦乐器上的格子,这里指代军乐。
诗的一、二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意犹未足,于是再申两句——“青衫犹是鸩行旧,白发新从剑外生”。“青衫”,唐代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宋代因袭唐制。陆游早年在朝廷任大理司直、枢密院编修官,都是正八品,所以说“青衫”。“鹓行”,又称鹓鹭,因二鸟群飞有序,喻指朝官的行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身上穿的还是旧日“青衫”,那也就含有久沉下僚的感叹。“剑外”,指剑阁以南的蜀中地区,此处即代指当时陆游宦游的成都、嘉州等处。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同时,第三句又回应了第一句,第四句又补充了第二句,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所以卢世灌说“三、四无限感慨”(《唐宋诗醇》引),倒是颇能发掘诗意的。
诗的前四句从叙事中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五、六两句转为写景——秋天,古堡上的旌旗在秋风中飘拂,笼罩着阴郁惨淡的气氛;夜深了,城头上巡更的刁斗声清晰可闻。这显然是一个战士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鬓虽残,心未死”(《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古戍旌旗,高城刁斗,无不唤起他对南郑军中戎马生涯的怀念和向往。这一联虽是写景,却是诗中承上启下的枢纽,所以接着便说“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出塞声”。檀槽,用檀木做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格子,诗中常用以代指乐器。《出塞》,汉乐府《横吹曲》名,本是西域军乐,声调雄壮,内容多写边塞将士军中生活。诗人壮心虽在,欲试无由,惟有寄托于歌酒之中。尾联两句再经这么一层转折,就更深刻地反映了他那无可奈何的处境及其愤激不平的心情,也刻画出诗人坚贞倔强的性格。
全诗跌宕淋漓,有余不尽之意,体现诗人七律造诣之深。
地下相安否。一年来、瑶宫乐句,吟成几首。倘入修文颜夏伍,只有君家齿幼。
慎莫倚、才情使酒。再问先期贤德曜,望乡台、应望重携手。
曾否与,欢逢久。
心香爇向深宵透。愿随君、飞神点鬼,甚时才勾。血拇凿牙何足畏,此辈人间多有。
侬已是、几番亲受。知我惟君君又去,料赋成鹦鹉身难救。
空有泪,滴襟袖。
由律知空律可忘,不空空处已承当。花飞水涌随缘事,且与人间作道场。
要识閒栖彼此轻,平江浪远暮帆晴。
青春晚处羁怀恶,白发生时老眼明。
花落无心寻笑傲,客乡有日苦逢迎。
云包尚寄双锺下,若过吾庐只半程。
公庭日将夕,吏报空狱岸。
虽无春草鞠,已有蛛丝蔓。
欢乐见鸟乌,呻吟绝鹅雁。
谅非片言折,聊发一笑粲。
岷峨悽怆未全苏,急要诸公着力扶。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
雪山西去三边静,沬水东来万井腴。小队还家聊上冢,天寒早与问无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