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淮南邑,经年不可禁。囊琴望秋浦,对曰又西沉。
猜你喜欢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téng)妆束闹苏堤(dī)。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xù)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清明、寒食节过了没多久,百花逐渐退去了原有的艳丽色彩,慢慢凋谢了。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翻腾衣柜,找出春天穿的衣服,纷纷出城来到苏堤,尽情游玩。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
一场大雨过后,花朵被雨水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柳絮飘落于泥中,被沾住而无法扬起,赏花的女子似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一步也没有移动,两个、三个游人结伴乘着船儿回去了,春天的脚步声也渐渐远去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不多时:过了不多久。番腾,即“翻腾”。此处指翻腾衣柜,寻找春衣。苏堤:亦称苏公堤,是一条贯穿西湖南北风景区的林荫大堤。为苏轼任杭州知府疏浚西湖时取湖泥和葑草堆筑而成。已经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苏堤春晓”。
花褪雨:花朵被雨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絮沾泥:柳絮飘落于泥中,被沾住而无法扬起。凌波句:凌波指水仙。这里指女子步履。寸:寸步。
本词描写南宋都城杭州市民暮春游览西湖的情景。清明、寒食一过,百花逐渐凋谢,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纷纷出城来到苏堤之上,尽情游赏。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终于随着游人的船儿默默无言地归去了。词作抒写惜春、伤春之情,构思新颖,读来别有一番韵味。《蕙风词话》谓其“番腾妆束闹苏堤”句,形容粗钗腻粉,可谓妙于语言,天与娉婷,何有于“翻腾妆束”,适成其为“闹”而已。“闹”字值得玩味,“闹”是说“妆束”,相当于“闹妆”的“闹”,指花花绿绿、眼睛应接不暇的景象。“闹”字是把事物无声的姿态说成好像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有如见其人,如闻其身之感,表达了身临其境的美感。
奉先西下乱山侵,涧道回旋入莫林。翁仲半存行殿迹,莓苔尽蚀古碑阴。
秋山春水风流远,大定明昌德泽深。却是宣和解亡国,穹庐黄屋恐非心。
白日登高不掩扉,从教塔影送斜晖。入门遇得英灵子,却怪山僧缓缓归。
睿山新月冷,台峤古风清。
菊下呼儿典缊袍,相看无酒目空蒿。两花迭出金杯大,数叶轻攒翠羽高。
就手折来香澹澹,满头簪得乐陶陶。曲生有意来相觅,留得芬芳荐蟹螯。
手爇【1】寒灯向影频,
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
却恨桥头卖卜人。
廿年作吏辞乡邑,十月司征去信州。孙子斑衣方在膝,慈亲白发已盈头。
岭烟散后人归市,春水生时客放舟。莫为微官叹沦落,江山如此亦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