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年中一老伶,孤坟三尺旧题名。沉香亭畔曾供奉,太液池边得从行。
蜀道马騑尘衮衮,梨园人散草盈盈。置君夜雨淋铃曲,三迭阳关自有情。
猜你喜欢
燕山日落悲风起,百尺高台留故址。满地狐踪丘陇间,千金马骨荆榛里。
至今行客说燕昭,爱士高风久寂寥。侵阶碧草空留色,翳土黄金已尽销。
我家定鼎都燕蓟,正是黄金台上地。万里星槎上汉来,诸侯露冕朝天至。
台前贤士集如云,拄笏弹冠谒圣君。阳气自生吹黍谷,英雄岂说乐将军。
屠君拥传辞闽海,自有高才轻郭隗。休叹盐车上太行,何须吊古登寒垒。
至尊侧席正求才,太室明堂日日开。白璧虞卿先拜赐,黄金宁用筑空台。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què)长亭暮。王孙去,萋(qī)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金谷年年生青草,年复一年,每到春来,长势繁茂,乱生的春色谁是它的主人?枝头残余的花朵在蒙蒙细雨中凋落一地。
又是离秋,黄昏时分,送行的人在这里话别。远游的人已经走了,芳草萋萋生满前行之路。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因征西将军祭酒王诩回长安时,石崇曾在此为其饯行,而成了指送别、饯行的代称。又指生死相伴的情谊。
离歌:送别的歌曲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代人们常在长亭设宴饯别为亲友送行并吟咏留赠。王孙:本是古代对贵族公子的尊称,后来代指出门远游之人。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前兩句用典,写人去园空、草木无情、年年逢春而生的情景。“乱生”二字,显出荒芜之状。“谁为主”的叹问,点明园的荒凉无主,蕴含着词人对人世沧桑的慨叹。三、四句渲染衬托,描写无主荒园在细雨中的情景:春色凋零,花朵纷坠,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濛濛细雨飘逝“满地”,境界开阔而情调婉伤。虽写雨中落花,却含草盛人稀、无可奈何的惆怅,为写离别奠定感情基调。以下几句写离情。“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此句情景交融,长亭,亦称十里长亭,古人送行饯别之地;此暗指别意绵绵,难舍难分,直到日暮。词人抓住特定时刻,刻画出这幅黯然销魂的长亭送别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是全词之主旨。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整首词的语言清新柔婉,属婉约一派。
楞伽大师兄,夸曦识道理。破锁推玄关,高辩果难揣。论语老庄易,搜索通神鬼。起信中百门,敲骨得佛髓。此外杂经律,泛读一万纸。高殿排名僧,执卷坐累累。化物自一心,三教齐发起。随钟嚼宫商,满口文字美。商贾女郎辈,不曾道生死。纵遇强礼拜,雅语不露齿。劈破天地来,节义可屈指。季展即此僧,孤立无依倚。近来爱作诗,新奇颇烦委。忽忽造古格,削尽俗绮靡。假如慵裹头,但勤读书史。切磋并工夫,休远不可比。怜僧无远□,信佛残未已。貌古饶风情,清论兴亹亹。访余十数度,相去三五里。见时心亦喜,不见心亦喜。见时谈谑乐,四座尽角嘴。不见养天和,无人聒人耳。昨朝披雪来,面色赤靴靴。封灶养黄金,许割方寸匕。泥丸佛□教,怛化庄亦耻。未达不敢尝,孔子疑季子。药成必分余,余必投泥里。不如向阳堂,拨醅泛浮蚁。麹米本无愆,酒成是法水。行道不见心,毁誉徒云尔。雪晴天气和,日光弄梅李。春鸟娇关关,春风醉旎旎。道上正无尘,人家有花卉。高僧有拄杖,愿得数觏止。
鉴湖波暖欲生烟,太守行春放画船。皂盖朱幡穿柳去,傍人指点是神仙。
病枕方行药,公门似隐居。
孤烟寄庭木,微雨长秋蔬,
宦薄惭骑马,山高梦结庐。
期僧仍未至,慵写与人书。
陟浅犹须杖,谁云佛有神。
乃知杯渡者,只是热瞒人。
沛上风云志未酬,彭城先有锦衣游。同为富贵归乡者,只是龙颜异沐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