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白白满山花,万品争春亦可嗟。我欲问名浑不晓,方知生意浩无涯。
猜你喜欢
一溪春涨午晴初,日透波光绿浸裾。
却忆孤山山下路,石桥清澈看叉鱼。
秋色凌霜老,秋声挟雨浓。乱山黄叶路,古寺白云钟。
渡口添新涨,城牙绕碧峰。待时藏宝剑,未可化为龙。
结茅依野树,巷僻少来车。落叶满庭下,寒山半雨馀。
忽言京邑去,因忆贵交疏。问讯休相及,为农久废书。
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
灯火灼烁九微映,香气氛氲百和然。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
曝衣何许曛半黄,宫中彩女提玉箱。
珠履奔腾上兰砌,金梯宛转出梅梁。
绛河里,碧烟上,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舒罗散縠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
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
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玉女迎欢绣。
玳瑁帘中别作春,珊瑚窗里翻成昼。
椒房金屋宠新流,意气骄奢不自由。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此诗系沈佺期所作,题目十分奇特,它是一首历史诗,与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京城诗相似。但是,此类历史诗的传统使得沈诗中所指的事物明显地与时事有关,涉及武则天或唐中宗宫廷的某种无节制的行为。
七月七日是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相会之夕。沈佺期描写“银河”及宫女们的鲜艳衣服,这些衣服形成“云雾”,像星星一样闪光,呈现出天庭的场面,随意地改变了时节。在这些眼花缭乱的华丽描写后面,诗人却加上要求俭朴的结尾,显得极其不和谐。人巧能够改变自然秩序(如第二十三、二十四句),这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复杂主题,有时表示艺术及人类创造的力量,但更经常的是暗示一种危险的反常。在这首诗中,这一主题的运用是微妙的、模棱两可的,处于赞赏的描写和道德的谴责之间。
沟水清泠树影圆,下楼閒步上楼眠。夜来梦里惊风雨,元是松声到枕边。
钧阳几日动灰葭,转眼韶光遍海涯。发育共怜春有脚,残伤谁谓鼠无牙。
兰篁地近森将老,杞橘林阴宿未华。一种东风生意别,月光应照不毛家。
何年画工搦毛锥,貌此八马姿权奇。青丝络头十二蹄,调柔意态行愉怡。
五马放浪无维羁,或龁或望仍回嘶。一牧牵鞚一牧骑,制度彷佛唐巾衣。
不知此马生何时,昔周穆王远游嬉。驾跨八骏驱东西,高升昆崙蹑瑶池。
骝騄骥义劳飞驰,日走万里无停騑。兴元唐家危累棋,百弮仅脱朱泚围。
黄屋进狩怀光追,八马入谷七马疲。筋挛肉绽行人悲,两者资世皆颠羸。
虚名何有千载垂,空得传记流歌诗。未如此马闲犹夷,牧坰不受鞭筴威。
不踣险远安无危,泉甘草荐足自肥。安用号骏称云骓,嗟哉画意谁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