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空濛翠几重,就中高处若为宗。平生不厌曹溪怪,今日贪看五祖峰。
山径遥连山寺古,白莲长是白云封。汪汪生舍无多路,何日相从上祝融。
猜你喜欢
日落山寒云未收,褰帷随鹤度荒丘。猿哀肠断枫林下,雁杳书沉天际头。
烟洞有花疑梦蝶,风湍无地可眠鸥。楚云不断鸦千树,鼓角江城生客愁。
夜宿河上沙,日饮河流水。河黄不照面,心热酒发耳。
男儿渐有须,安能悦女子。不如老边庭,梦我长晰美。
一线夔门险,千峰尽虎牙。大江吞汉水,落日涌平沙。
杞梓材犹旧,沮漳望最夸。涔阳应不远,兰杜怅天涯。
移家偶爱山中静,地主何烦重相敬。吾生耻学茂陵郎,如君岂是临卬令。
谁言陋巷不容车,劳君拥盖常造庐。谁言簿书日纷纠,劳君为我频置酒。
五月清溪暑气微,淹留竹里共忘归。乍看朝霞初冒岭,忽惊夕露欲沾衣。
清才自合翻飞早,一朝西上金陵道。请君别后数寄书,山中相识日应少。
此日因师话乡里,故乡风土我偏谙。一枝竹叶如溪北,
半树梅花似岭南。山夜猎徒多信犬,雨天村舍未催蚕。
如今休作还家意,两须垂丝已不堪。
先达志其大,求意不约文。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
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时来忽易失,事往良难分。
顾念凡近姿,焉欲殊常勋。亦以行则是,岂必素有闻。
千虑且犹失,万绪何其纷。进士苟非党,免相安得群。
众口金可铄,孤心丝共棼。意忠仗朋信,语勇同败军。
古剑徒有气,幽兰只自薰。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
千载一遭遇,往贤所至难。问余奚为者,无阶忽上抟。
明圣不世出,翼亮非苟安。崇高自有配,孤陋何足干。
遇恩一时来,窃位三岁寒。谁谓诚不尽,知穷力亦殚。
虽至负乘寇,初无挟术钻。浩荡出江湖,翻覆如波澜。
心伤不材树,自念独飞翰。徇义在匹夫,报恩犹一餐。
况乃山海泽,效无毫发端。内讼已惭沮,积毁今摧残。
胡为复惕息,伤鸟畏虚弹。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miǎn)城隅(yú)。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张公多有飘逸之兴致,我们一起共泛舟于沔城边。
时值秋季夜空阴月朗照,比之武昌也毫不逊色。
座中诸君陶醉于清亮的光辉中,一意为欢为自古以来所无。
郎官喜爱这里的湖水,因此命名己郎官湖。
诸君风流倜傥一如当年,英名将与大别山同存。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46-747
张公:指李白友人张谓。
武昌都:三国吴帝孙权改鄂县(即今湖北省鄂城县)置武昌,迁都于此。故言武昌都。
此山:即大别山。诗人泛舟南湖可望见大别山。
小序一百五十七字,诗五韵,共两百零七字。诗序互相补充,叙述简畅秀洁。开始,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中间,叙述为郎官湖命名的经过;最后以赞作结。
此诗首二句“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说他有逸兴,是作者对朋友高度的肯定和赞美。这两句交代与朋友们游湖之事。“”先表现湖光山色不亚于武昌,再说明良辰美景,兴致颇好。“”说明为湖命名因由。据说沔州南湖自李白更名郎官湖后,声名大噪,直至明代前期,“官湖月夜”为著名的“汉阳十景”之一。“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是这首诗中比较令人心动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湖名垂史的愿望。写湖也是写人,显示了诗人自信和豁达。
南湖是无名的小湖,地方不过一城之隅,没有雕砌的楼台,但有天生的水月。而此时此刻,凉秋午后,月光如练,水天一色。天月水月,与人相随,光彻明媚,可入怀抱。故人重逢,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知今夕何夕。诗人不禁觉得这里的月色极其美妙,兴味无穷:”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虽在流放途中,兴致亦未稍减。
可是,南湖年年秋月,多少贤豪身历佳景,只因湖小而无名,无所称道。而第一个爱上南湖的,是尚书郎张谓,此便超越了古人。此湖,就应叫”郎官湖“。无名即有名,而首先引为知言的,是文士辅翼、岑静,两个无名无位的小人物,正说明论是确论,笔是妙笔。
全诗”文小指大“,赞颂的不移的友情,标举了自然的奇美,也是一曲无名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