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休阳才数日,呶呶都颂徐侯德。我问侯也果何如,龙凤三年已在职。
是时丞相恢复初,生民疮痍地荆棘。侯也日夜费爬梳,解鞍憩马对山色。
公馀缝掖坐高堂,满纸吟诗写胸臆。汗牛充栋书五车,平生正赖稽古力。
谁怜群吏雁鹜行,不敢面谩敢贪墨。昨朝大府砦城壕,意欲森罗固区域。
侯也布令咸争趋,浮筏源源江水塞。吾歙胡丞亦联勋,杜门饥饿常乏食。
每抗上官陈是非,旁观凛凛为忧尽。况侯本是同淮人,清白一心未易得。
权公文章天下奇,藻鉴妍媸誇正直。何由善政传无穷,竹帛易糜石不泐。
清朝傥遇使观风,显而用之众所式。
猜你喜欢
湖上波涛一剑空,冶金留取镇龙宫。
八方灵索悬坤轴,万古苍标定劫风。
不用断鳌扶四极,谁令铸鼎象群凶。
登真未了神仙事,累代方知济世功。
公荣多酒伴,育长是情痴。小作清狂事,差忘羁旅时。
醉迷中圣约,歌愧外孙辞。莫笑诙谐惯,人间几大儿。
蒙以正,德而隐。专于静,遁于遁。无是无非无所求,无名无迹无诸闷。
愚自书绅用此言,深心更与何人论。
典衣沽酒莫辞贫,野鸟山花无限情。三尺一堆犹自湿,去年人是上坟人。
夏日,史蘧(qú)庵先生招饮,即用先生《喜余归自吴阊(chāng)》过访原韵。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qī)栏角。
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suǒ)索。
我们分手离别时正是柳絮满空,如雪的柳花纷纷扬扬洒落窗前。转眼之间初开的葵花像锦绣般鲜美,旁边一朵艳丽的红花倚靠栏边。
离别后世事焕然一新,只有我们俩还像从前。说到仕途失意怀才不遇之时,忽然凉风索索令人凄寒。
参考资料:
1、郁贤皓主编;江庆柏卷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6卷清、近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6:58
2、郭彦全编著.历代词今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09:526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等,双调四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史蘧庵:史可程,字蘧庵,史可法之弟。当时流寓宜兴,与作者交往唱和甚多。吴阊:即苏州。苏州为春秋时吴国都会,有阊门,故称。
柳花天:即暮春,杨柳飞花时节。雪:指柳絮,中国古代诗词中柳是作为惜别送行的象征物。葵肌:指葵花。红欹栏角:指栏角的花开得正盛。
吾徒:我辈,我们。失路:此处比喻不得志。索索:风声。
上片描写春至夏的自然景象。开头“分手柳花天”两句,追记作者和史蘧庵分别时的情景,起两句不是单纯看作描写春日穹怎飞舞的自然风光,而是借咏柳花以抒离别之情。“转眼葵肌初绣”两句,画面由春日的风光变换成夏天的景象,“葵肌初绣”形容初开的向日葵花,犹如绣成的一朵美丽的鲜花,词人从分别到归来,转眼之间,不觉过了一个季节,春光已消逝,夏日早降临,一株株向日葵绽开了花朵,而庭院栏干转角处的红花正在盛开。上片侧疏于写景,但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感情没有透露,这就构成下片抒情的重点。
下片抒发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话音一转,即由时间的流动写到时事的变迁。换头“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两句抒情,“吾徒犹昨”是指作者与史可程辈依然如故,他们两人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动,有着共同的侘傺身世遭遇,尤其是陈维崧入清后,长期不得志,饥驱四方,备尝颠沛流离之苦,他曾在《贺新郎》词中感叹:“自古道,才人无命。”所以这里的“只吾徙犹昨”一句蕴含着怀才不遇的高级牢骚,不过措词宛转,没有直率地表达出来。
结尾“话到”两句,纵笔抒怀,而在景中寓情,感慨不尽。英雄失路,反映了作者长期不入仕宦的压抑心态,他曾在《贺新郎》词中写过“话到英雄方失志”的句子,可见这种不得进身的悲愤已积淀在他的心灵深处,并非一时信口的牢骚。末二句以煨结情,合思深沉,从平叙中显示出一股内在的感人的力量。
湖山西郭外,一往一为情。
日夕看佳气,云霞不断生。
野烟随径合,渔火隔溪明。
渡口迎归处,犹能认棹声。
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不先摇落应为有,
已欲别离休更开。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