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同笔砚咿唔,醴酒频供我湎濡。醉里妄言始妄听,醒时庄语识庄图。
丝从渐染分黄黑,眼眩苍暝混雁凫。世人结交云雨幻,三人臭味若生无。
猜你喜欢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yán)花,花底无人语。
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lán)干。
是什么时候,下起了浙浙沥沥的小雨?屋檐下的花朵都已被雨水打湿,然而花底下的人却默默无语。
轻轻地将屏风掩紧,玉炉中所焚之香也已燃尽。谁能看到有个人正满含哀愁、深锁双眉,独自倚靠在栏杆边上。
参考资料: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9.03:第15页。
何处:何时。古诗文中表示询问时间的用语。檐花:屋檐之下的鲜花。
屏山: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而得名。阑干:同“栏干”。
这是一首触景写情之作.细腻动人。前半首写室外勾画了一幅凄清的场景。后半首转入室内,掩紧屏风熏炉中的香早已燃成灰烬,不见一丝温暖。这一切,无不透着凄冷之意。而看花之人此时无言胜有言,是对柔弱之花被摧折的叹息,是对自身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的悲哀。
这首小词结构层次分明,井井有条地描摹出了一幅画面。先写室外,再写室内,最后点到愁怨之人。本篇虽短小精悍,但却层层深入,极见情味。纳兰长于小令,由此篇亦可见一斑。一开始便发问:何时下起了这么大的雨?把屋檐下的花儿都淋湿了。那个惜花之人默默地看着那些被风雨摧残的。
此词或可视为纳兰对自身处境的一个婉曲表达,从中可见词人内心的悲凉。
昨日方髽髻,如今满颔髯。紫阁无心恋,青山有意潜。
朱轩迥压碧烟州,昔岁贤王是胜游。山簇剑峰朝阙远,水如巴字绕城流。人间物象分千里,天上笙歌醉五侯。今日登临无限意,同沾惠化自销愁。
至宝忽横道,峰峦高复低。
数尖灵壁石,一曲武夷溪。
黛色春浮玉,黄流雨曳泥。
遥知千载下,名与岘山齐。
上林宫阙净朝晖,宿雨清尘暑气微。玉斧照廊红日近,霓旌夹仗彩霞飞。
锦翎山雉攒游骑,金翅云鹏织赐衣。宴罢天阶呼秉烛,千官争送翠华归。
忆昔当年驾海桥,海神鞭石驻奔潮。镐君未遗祖龙璧,风雨奔驰气拂霄。
赫焰拖溟垂怒翼,雄心役鬼奋长揱。万丈鱼梁成顷刻,千层鳌背许逍遥。
神山可至未遑至,湘灵鼓瑟向人招。岂意轩辕张广乐,洪波腾踔倚扶飙。
时臣不解咸池奏,误指皇英禁俗
倾盖小冠市,论文乔岳阳。
一生能几屐,两鬓忽成霜。
我尚栖南岭,君俄赴北邙。
无因浇絮酒。回首重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