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云栈与天齐,衰草残阳鸟正啼。仄岭有风难续命,断桥逢水未鸣鸡。
清波怒噬欺人迹,紫陌长平愧马蹄。作客累人心更苦,木瓢何日定高栖。
猜你喜欢
崇兰一日千里,长寿三年不飞。颓惰无人似我,精坚似子诚稀。
读书不作儒(rú)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yuán)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bān)。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kāng)慨天开颜。
谤书盈箧(qiè)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
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破屋应数间。
读尽了诗书,你毫无腐儒的酸气;投笔从戎,跃马在西北边关。
边塞的气候恶劣,寒风凛冽,你回来时,满面皱纹,须眉已斑。
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见,你慷慨激昂,纵横议论,得到了皇上的激赏。
可惜诽谤你的人太多,难以置辩,有功难封,你流落到江南,来赏玩这里的青山。
长江滚滚东去,下有蛟龙发怒,掀起波浪;你这次乘着扁舟离去,何时才能回还?
日后我们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见,那时你必然还是牢守节操,家中只有破屋数间。
参考资料:
1、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1日:161-162
酸:寒酸、迂腐。金城关:金城,地名,在今甘肃兰州西北,是宋与西夏交界处重要关口。
塞垣:关塞。这里指西北边防地带。风气:气候。须眉:胡子和眉毛。
先皇:指宋神宗。延和殿:宋代宫殿名。议论:对人或事物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或言论。天开颜:意思是让天子龙颜大开。
谤书,诽谤他人的奏章。
大梁:即汴京,今开封。玉川破屋应数间:唐卢仝,号玉川子。家中贫穷。
这首七言古诗是送别之作,古人在送别赠行的诗中,往往寓有劝慰之意,这首诗也不例外。作者的友人董元达,是一位慷慨负气、傲骨铮铮的志士,作者在激励他的同时,希望将来有重见之期,并预期彼此都能不改变自己的风格和操守。
开头四句是诗的第一段。前两句指出董生虽然爱好读书,勤奋苦学,但不屑作一般儒生的寒酸、龌龊相,以科举起家,汲汲于追求功名富贵。而有志从军,因而早年就跃马西行,在金城关一带边防要地,参加军旅生活,以图立功绝域。次两句是说,董生虽然久在边疆,但当时西边的夏国,已与宋朝议和有年,所以未能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而边塞苦寒,风霜凄紧,董生在归来之后,已经须眉斑白,面带皱纹了。这一段表明董生胸怀韬略,志气非同一般,而未遇时机;壮图未遂。“先皇召见延和殿”以下四句是诗的第二段。写董生归来之后,曾被先皇在延和殿召见,他在廷对的当儿,议论慷慨,曾使君王为之开颜(天,指天子),但终以年老,虽然诽谤很多,他也不复置辩。慨然脱身高隐,看山江南,暂且不问世事。这一段表明董生在回到京都以后,虽蒙召见,然而并未获得重用。
末段四句点明送行之意。前两句是说,董生南行之后,将越过浪涛滚滚、蛟龙怒吼的长江,作者不知扁舟此去,何时才能归还。这两句深寓惜别之意。后两句的意思是:将来有幸,在大梁城里定能相见(大梁即汴京)。而玉川子的破屋数间,那时也定然存在。玉川子是唐代诗人卢仝的号,作者借以自比。玉川子卢仝一生没有得志,作者也累试不第。除科举之外,作者也还有其他途径可以进身,但他并不低声下气去求别人的推荐,宁愿以布衣终老,所以在这里也以此勉励友人,表明将来相见,自己还是那几间破屋主人,友人也还是那么一个高傲自负之士。
全诗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磊落旷达之情,不作临别涕泣之语,显得彼此都很有志节,不失自重的贫士身份。
百里非无地,东篱不借人。因君九日爱,倾此一杯春。
菊谢人间世,官閒酒处身。想无厌花意,投辖暮江滨。
湘浦波春始北归,玉关摇落又南飞。数声飘去和秋色,
一字横来背晚晖。紫阁高翻云幂幂,灞川低渡雨微微。
莫从思妇台边过,未得征人万里衣。
生曾辞宝位,死却要金棺。
达士发冷笑,痴人被热瞒。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诏赴天长,敕修堂宇,道弘一布归真。我师玄化,谭马并加恩。七朵金莲显异,清朝喜、优渥惟新。重宣至,车乘驷马,祝谢圣明君。皆成诸法会,亲王宰职,里外忠臣。遇太平真乐,道德洪因。更望参玄众友,遵三教、千古同欣。齐回向,吾皇万寿,永永御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