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何日不张皇,一旅能来捍朔方。馘折四千雄虎贲,风传草木尽鹰扬。
孤忠岂乏封侯骨,九死宁销烈士肠。汉垒云连成底事,军中独有一陈汤。
猜你喜欢
曾歼关白入朝鲜,已斩杨酋定蜀川。猿臂昔尝称上将,龙头今尚见长天。
皇穹自长妖氛恶,国运仍多杀气缠。遂使英雄尽尘士,又闻烽火照甘泉。
李家貔虎尽称雄,燕颔曾推贺总戎。今日尽同囚首辈,何人得似美髯公。
沈沙赤血应成碧,丽日丹衷直贯虹。我欲招魂何处觅,鹤归华表月明中。
壮岁相从尚几人,须眉长想旧精神。可怜燕市千金骨,化作龙堆一段尘。
白草黄云同惨淡,凄风苦雨共悲辛。君恩此日河山远,莫道沙场不见春。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错喜欢一作: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放过一作:放出)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莫言:不要说。赚得:骗得。空喜欢:白白的喜欢。
拦:阻拦,阻挡。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乱云萦浦。做雪不成还是雨。知我为何。一笑仍添一恨多。不须归去。琥珀杯深能几许。草色如袍。记取从今舞处娇。
诚已从来不问天,肯将衰白慕华轩。
调羹岂是山翁事,只合看花对酒樽。
若人韵凝远,天资复敦厖。萧然出尘表,幽寺听逢逢。
剑峰极天净,悬瀑声舂撞。心猿久调御,业白莹明缸。
残河横晓钵,霁雾起寒窗。禅馀觅佳句,鼎鼐笔能扛。
我来孟冬月,望履尘心降。世纷剧羊负,是身如帝江。
愿借三峡水,一滋陇头泷。永办桑门服,犹堪追老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