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构瀼之滨,钓月耕云更可人。樽酒且谋今日计,山林随分此生身。
暖风燕子寻常到,晴雪梅花著处春。何用别寻蓬岛去,分明大易示敦仁。
猜你喜欢
罩云飘远岫(xiù),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dì)叶,起溜镜图波。
濛(méng)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
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
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或说迷濛的雨气使柳丝密密麻麻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罩:覆盖、笼罩。罩云:笼罩在天空中的乌云。远岫:是指远处的峰峦。
岭腹:即半山腰。岩阿:是指山的曲折处。
泫:水珠下滴。泫丛:一串串下滴的水珠。缔叶:(雨滴)结在树叶上。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阵阵涟漪。
含吹:这两个字是唐代才有的词,见于唐代的诗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风吹”。
通过笔者的讲解,我想大家可以发现,唐太宗写的这首诗,每一句就如一段动画,而整首诗又构成了一幅远近景色结合的动态的“山雨飘洒图”。各位读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图片,这张图片用“珠缔叶”三个字就说明了,而“泫丛(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动态景象却看不到。换一句话说,笔者所找到的这张图片只是“泫丛珠缔叶”这个动画片中的一个画面。
这首诗还有一个写作特点是每句都包含了一个动词的片语,这些片语是罩云、喷雨、低飞、斜足、泫从、起溜、濛柳、含吹。这八个词把雨写活了,就好像是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在天上操控的那样。现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认为下雨是自然现象,其实就笔者个人在很浅的层次上所见,所谓的“自然”其实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着一切。请各位读者权且相信有施雨龙王、推云童子、布风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读一下这首诗,可能您会发现对诗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一样了。也许您会发现,万事万物在唐太宗的笔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的形式描写出来了。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江上春生归已迟,栖栖九陌竟谁知。一竿自断鲈乡老,不用刘生五字诗。
炎光翳翳中微日,白水潜龙已形质。直须暗结知名人,豪杰如公固其一。
驱驰戎马数年间,寇邓耿贾皆风翰。冥鸿杳杳知何处,刘氏宁忘宜再安。
惟应风节饶孤峻,耻事计谋并战阵。中兴神器已有归,物色匪勤终不进。
旧知万乘莫相疑,富贵勋名我不知。威凤岂是笼中物,万里烟江一钓丝。
半载飘蓬两鬓华,又惊春信入梅花。昔贪朝市风云阔,今爱山林岁月赊。
纵步且须留谢屐,倦游何必怨张槎。劳君故有诗相寄,随意行吟到水涯。
存心堂上丹丘老,笑语烟霞自不凡。洗药每临青玉涧,读书长傍白云岩。
南州冠冕称高士,大阮文章重阿咸。安得麻姑借一鹤,时令过海送诗缄。
十月纳禾稼,祈年布天宗。众人皆墐户,胡我独转蓬。
淮海化文雉,委羽吹烛龙。故人岭南来,贻我玉山梅。
贮向燕脂井,植向相思台。馀香馥襟帱,梦魂双徘徊。
微阳生暖律,春风变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