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旌西驻小沙河,结队争看碧玉珂。
万灶晴烟云自减,六花雄阵雪初多。
作盐漫笑和羹手,拊髀谁挥指日戈。
匹马长鸣应有意,健儿新挽武刚过。
猜你喜欢
潇湘(xiāng)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zhào)孤。红妆饮罢少踟(chí)蹰(chú),有人偷向隅(yú)。
挥玉著,洒真珠,梨花春雨徐。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
潇湘门:疑指长沙一城门。水指湘江。征棹:征人所乘之船。棹,船桨。踟蹰:犹像不舍。向隅:此指“红妆”之人。
人人:指恋人。
“潇湘门外水平铺,月寒征棹孤。”首二句写离别的环境。送别的时间是在寒夜,而即将启程的船只有孤零零的一个,越发使送别的场面增添了冷落的气氛。这两句不仅为全词营造了冷清凄惨的氛围,而且显示出一种离别的紧迫感,为下文写离别情事张本。
“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后两句笔触转向离别之人,“红妆”和“有人”实际上是一人,就是义妓。“有人偷向隅”取自于“有一人独索然向隅”之意。“踟蹰”二字,反映了她心中的依恋与不舍;偷偷向隅,又显示出她的矜持与体贴。
“挥玉箸,洒真珠,梨花春雨馀。”过片承接上片最后一句,具体形容这位女子哭泣的情态。连用三个形象比喻义妓的眼泪:如玉箸,如珍珠,如春雨,连连不断,展现了一位形象优雅、感情真挚的美丽女性形象,使读者深深体会到,词人与这样深爱他的人离别,是何等伤心与遗憾。
“人人尽道断肠初,那堪肠已无。”面对义妓挥泪如雨,词人心中的痛无法抑制。结句“那堪肠已无”,是秦观泣血之语,包含着词人无数的新愁旧恨,是长时期压抑的情绪的爆发,也是他辛酸经历的总结,一颗受尽世事折磨的麻木痛苦的心跃然纸上。
外省抡才,诏书下、芝泥犹湿。应料得、出奇锦绣,争辉金碧。三级浪高鱼已化,九霄路远鹏方息。有宗工、此地独持衡,将专席。岁月晚,霜风急。嗟老子,为行客。念昔陪班缀,今亲辞色。握手方成同社款,消魂又作歧亭别。也不须、因赋大刀头,归心折。
金屏寂寂漏迢迢,谁踏玻璃弄玉箫。银烛烧残花影醉,自拈红豆破无聊。
垒垒荒坟在海滨,魂销香冷为伤神。须知不是经沟渎,绝胜要离冢畔人。
唤舟芳草渡,击马绿杨阴。
步入莓苔径,门开花竹林。
王孙随牒远,婺女隐云深。
想见西南望,悠悠空赏心。
逢君自乡至,雪涕问田园。几处生乔木,谁家在旧村。
山峰横二室,水色映千门。愁见游从处,如今花正繁。
茅屋三间书掩扉,遮藏足得讼前非。
雨馀燕踏竹梢下,风动蝶随花片飞。
闲自钩帘通野色,时因酌酒见玄机。
思乡化作身千亿,底事柳侯深念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