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猜你喜欢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
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参考资料:
1、肖复兴主编,梁士朋改编.中学生必背优秀诗文.太原:希望出版社,2009.1:12
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啊”。
威:威望,权威。加:施加。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守:守护,保卫。四方:指代国家。
《大风歌》整首诗仅有三句构成,这在中国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三句诗中每一句都代表一个广大的不同的场景与心境,而且作者对这三句诗真可谓惜墨如金、高度凝炼。其中第一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绝的诗句。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同样的,对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见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文选》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路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糜,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这样的荣归故里,刘邦的心情是何等的荣耀与八面威风!刘邦是在说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上了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终于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低微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皇帝,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进的人对之根本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吧!
姑且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写他的心情与思想,但这最后一句,刘邦关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峰一转,写出内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居安思危,如何让自己与将士们辛劳打下的江山基业,不在日后他人觊觎中得而复失,回到故里后,去哪里挑选出更加精良的勇士来巩固自己的大好河山?使之大汉江山固若金汤!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汉书·高帝纪》)了。
昔多相与笑,今谁相与哀。峡哀哭幽魂,噭噭风吹来。
堕魄抱空月,出没难自裁。齑粉一闪间,春涛百丈雷。
峡水声不平,碧沲牵清洄。沙棱箭箭急,波齿龂龂开。
呀彼无底吮,待此不测灾。谷号相喷激,石怒争旋回。
古醉有复乡,今缧多为能。字孤徒仿佛,衔雪犹惊猜。
薄俗少直肠,交结须横财。黄金买相吊,幽泣无馀漼.
我有古心意,为君空摧颓。
上天下天水,出地入地舟。石剑相劈斫,石波怒蛟虬。
花木叠宿春,风飙凝古秋。幽怪窟穴语,飞闻肸蚃流。
沉哀日已深,衔诉将何求。
三峡一线天,三峡万绳泉。上仄碎日月,下掣狂漪涟。
破魂一两点,凝幽数百年。峡晖不停午,峡险多饥涎。
树根锁枯棺,孤骨袅袅悬。树枝哭霜栖,哀韵杳杳鲜。
逐客零落肠,到此汤火煎。性命如纺绩,道路随索缘。
奠泪吊波灵,波灵将闪然。
峡乱鸣清磬,产石为鲜鳞。喷为腥雨涎,吹作黑井身。
怪光闪众异,饿剑唯待人。老肠未曾饱,古齿崭岩嗔。
嚼齿三峡泉,三峡声龂龂。
峡螭老解语,百丈潭底闻。毒波为计校,饮血养子孙。
既非皋陶吏,空食沉狱魂。潜怪何幽幽,魄说徒云云。
峡听哀哭泉,峡吊鳏寡猿。峡声非人声,剑水相劈翻。
斯谁士诸谢,奏此沉苦言。
谗人峡虬心,渴罪呀然浔。所食无直肠,所语饶枭音。
石齿嚼百泉,石风号千琴。幽哀莫能远,分雪何由寻。
月魄高卓卓,峡窟清沉沉。衔诉何时明,抱痛已不禁。
犀飞空波涛,裂石千嶔岑。
峡棱剸日月,日月多摧辉。物皆斜仄生,鸟亦斜仄飞。
潜石齿相锁,沉魂招莫归。恍惚清泉甲,斑斓碧石衣。
饿咽潺湲号,涎似泓浤肥。峡青不可游,腥草生微微。
峡景滑易堕,峡花怪非春。红光根潜涎,碧雨飞沃津。
巴谷蛟螭心,巴乡魍魉亲。啖生不问贤,至死独养身。
腥语信者谁,拗歌欢非真。仄田无异稼,毒水多狞鳞。
异类不可友,峡哀哀难伸。
峡水剑戟狞,峡舟霹雳翔。因依虺蜴手,起坐风雨忙。
峡旅多窜官,峡氓多非良。滑心不可求,滑习积已长。
漠漠涎雾起,龂龂涎水光。渴贤如之何,忽在水中央。
枭鸱作人语,蛟虬吸水波。能于白日间,谄欲晴风和。
骇智蹶众命,蕴腥布深萝。齿泉无底贫,锯涎在处多。
仄树鸟不巢,踔ez猿相过。峡哀不可听,峡怨其奈何。